中国民居:春秋时期,老祖先也只能住“小三房”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居住在三室两厅的高楼里面,各种家具,家庭设施一应俱全,但是在数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古人居住的屋子又会是什么样的,里面的家具又有哪些呢?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主要活动的区域集中在了黄河的中下游,而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在河南的北部,山西的西南部。根据现有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青铜器,并且有大量的民居被建造起来。夏朝的人们 已经开始有规则的,合理的使用土地,并且还修建了城墙和宫室、台榭一边统治者享乐。

到了商朝,民居有了许多大的改变。在商朝的后期,出现了许多大型的木构式房屋。根据考古发现,在当时,青铜已经不止用来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还有许多用青铜制作的刀、斧、凿、钻等工具。在山东地区,考古发现了许多方形、圆形、或是不规则平面的穴居。根据甲骨文中的“宅”、“宫”等字可以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在房屋的下部建造台基。

在室内装饰方面,根据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我们知道了当时的室内铺席子,家具有床、案、俎等。而且从发掘的陵墓中我们可以大致地推断出在商代,人们用雕刻过的白石来当做家具,同时还在木料上涂有朱,印有花纹等图案。不难想象,在当时,室内的装饰已经相当的华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房屋的建造已经非常的完善了。曲阜曾经是鲁国的都城,当时的鲁国已经走了东西二宫。鲁国的宗庙的前堂称大庙,中央有重檐的大室屋,后面还有房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孔庙,他的格局基本是沿袭了春秋时代的布局。

和今天的三室两居的住房相类似,春秋时期的士大夫的宅院的主体也是三间房屋,也和如今的小三房差不多,中央的明间就是门,左右是垫,门内是院。堂是生活起居和接待宾客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客厅。堂的左右是两厢,堂之后就是卧室。这些不同的屋室都被包括在一座房屋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孔府的大门和整个房屋的室内结构基本一致,只是建筑面积更大了一些而已。

春秋时期的人们依然是跪坐,家具的类型也变得更加分丰富,有了可以让人凭靠的几,屏风和衣架等,几应是宫室房屋计算面积的基本单位的一种。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的经济变得繁荣起来,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民居的形式也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在这种繁华的大都市,土地的价格更是会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能够在这里买得起土地,造的起房子的人都是富甲一方的豪商,亦或是政府高官了吧。或许房地产业的兴起就和从这里开始,这些不断发展的城市,为了房地产业兴起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