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遇到某些侠客你最好有多远跑多远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只是金庸小说里的童话,古代的侠客种类很多,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大侠都和蔼可亲,东汉末年某些侠客可是非常恐怖的。

侠在古代并不和正义划等号,能解人危难的都是侠客,舍得掏钱帮人的就是侠。《说文》认为侠就是“三辅谓轻财者”。“游侠”的原始意义是交游圈中的发号施令、帮人排忧解难的人。至于大侠们的钱从哪里来,古人并不在乎。

东汉末年的头号恐怖魔王董卓也当过侠客,他早年在西北是著名的健侠(刚勇有力的侠客,当时还有专门的打手“剑侠”)。董卓在西北时可以为了宴请羌族哥们犯法杀牛,在大胜敌人后也有把朝廷赏赐统统送人的豪举。在凉州一带董卓就是及时雨,有很多粉丝给他充当义从小弟。董卓在凉州潜势力很大,以至于他的上司张温认为杀了他会造成西北动乱加剧,他是西北游侠界的盟主级人物。

孙吴政权则是东南轻侠的大本营,孙坚本来就是吴郡的轻侠首领。孙坚的老爹孙钟是种瓜群众,孙坚少年是靠平贼起家,给东汉政府管理治安的同时也不忘发展自己的游侠武装。由于家里没矿、祖上无官,东汉民间也没有足够多的灰色产业支持,孙坚的队伍靠的就是“剽狡”(打劫)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动盈利。

由于逮谁灭谁的战绩,孙坚和他的孙家军很快脱颖而出,他的队伍很快成了扬州地区最强大的“轻侠”武装,把郑宝、贺齐(边当干部,边当大佬)、许乾等团伙都甩在了身后。傲娇的吴家大小姐看不上“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孙坚,但吴家却惧怕孙坚的武力,只好结亲。孙家武装平山贼(多是山越部族)、剿蛮夷(荆州蛮族武装,荆州是东汉仅次于凉州的战乱高发区)、荡黄巾、战凉州,生生从县公安局局长的私家武装打成了东汉末年天下有数的强兵,荆州八郡中三郡的山贼都被孙家荡平(没有中央政府批准跨境行动是违法的,但荆州没人管得了他),孙坚也成了长沙太守。

孙坚在36岁时去世,他的武装暂时被侄子孙贲接管(孙贲当时还跟着袁术)。到了孙策、孙权崛起的时代,孙家又迎来了众多轻侠的加盟。鲁肃这个演义故事中的老好人也是轻侠首领。鲁肃年少时就经常带着上百名轻侠少年在山间射猎,练就兵法。由于鲁肃家里是土豪,他的私人武装劫掠的事情只是相对较少。鲁肃早年也不全是“乖孩子”,他一度非常想投奔以劫掠著称的轻侠郑宝。

东吴的著名战将甘宁也是轻侠少年出身,从小就杀人,靠着抢劫江上船只拉起了数百人的私人武装,“锦帆贼”就是他早年的江湖别称。

这些健侠、轻侠们的义气只对自己人讲,要是他们手紧了,对不起,陌生人就是肥羊,穿越遇到他们你还是先跑为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