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至朱元璋被迫参军,有些套路千年不变

逃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谁的问题?

朱元璋的问题。

《明史》记载,“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

逃也是死,留在本地也是死,怎么办?

朱元璋想,难道是想我造反?

(朱元璋剧照)

——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

看来,这是上天的旨意啊。

《明史》写到,此时的朱元璋“大喜”。

然而,喜从何来?

一个本来想要逃命的和尚,他肯定是十分怕死的呀。突然之间,只因卜了几卦,他就踌躇满志,一往无前了,就觉得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了……

显然,《明史》这种写法,是有问题的。

那么,当时的朱元璋,应该怎样才符合逻辑呢?

清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里的描述,无疑就真实得多了。

他说,太祖诣伽蓝卜,问避乱,不吉;即守故,又不吉。因祝曰:“岂欲予倡义耶?”果大吉,帝意遂决。

两书的说法看似大同小异,实际上却天差地别。

(朱元璋剧照)

《明史》说大喜,显得朱元璋得到神示后,十分自信,很想去打仗,甚至有种欣欣然。

《本末》说遂决,展现的却是朱元璋逃也没用,留也没用,最终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爷的无奈。

两相对比,哪样更符合朱元璋的心态?

如果当时是你处在朱元璋的位置,你会大喜吗?

然而,尽管谷应泰的更符合逻辑,但我仍要说,他的记载,也是假的。

没有神会给朱元璋开示,这只是他成功之后,或自我神化,或别人神化他的套路罢了。

为何如此说。

(陈胜吴广)

请看《史记》陈胜吴广是怎么做的——

他们决定反抗之后,才去占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算命师傅是人精啊,知道陈吴二人没退路,不管占卜的是什么结果,都要揭竿而起,所以讲他们愿意听的。

说白了,从秦至明,都是套路多多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