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谦虚就对吗,此人因为谦虚失掉天子之位

在古代,早期的帝王继承制度,并不是长子继承大统,最早叫禅让,那么我们今天就说说伯益这个人,因为谦虚失掉天子之位。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三皇五帝时,禅让制与选举制

那个时候是氏族社会的末期,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慢慢淘汰了以氏族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氏族日益削弱。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产生了剩余,私有制的概念开始产生。物质的私有不等,就慢慢失去了人人平等社会形势,正因如此,社会慢慢出现了部落首领,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部落都是民主推选的,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这样的方式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选举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三皇五帝时,禅让很有讲究,都是民主的,选出有能力、有担当、有威望的人来做下任帝王。在史记上也说了,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而禹呢,也让帝位于舜子商均,如舜让尧子。而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也就是说,尧让位给舜时,舜谦虚的说,不行不行,还是让尧帝的儿子吧,但是诸侯扶持舜,舜只好继帝位。禹也是,舜把位子传给他,禹也是先谦虚,但是剧情是一样的,最终禹还是继承帝位。古人一般让三次,然后才接受。比如说,春秋时宋宣公让位给弟弟宋穆公时,宋穆公就谦让三次才接受。话说回来,尧禅位舜,舜禅位禹,那禹也得禅位一个才像话呀。

二、禅让给伯益时,伯益也跟上面的一样,谦虚推让,结果完全不同

禹早期培养了一个叫皋陶的人,可没活多久,英年早逝,比禹还先死,禹没有办法,只能举荐稍有威望的伯益。伯益当然很高兴,终于等到禹死了,那按道理是伯益继位,于是伯益也得效仿前辈们,谦虚礼让,也学舜一样,跑到别地方去,好让位给禹儿子启继位。结果这一让,启就自然成了天子,也称为夏后帝启。最后伯益的处境可想而知,一个准天子被废,估计也无法安生了吧。

虽然,谦虚是一种传统美德,这样类似的事情,估计在各位老铁们身上也生过,所以,秃八鸽奉劝各位,无需谦虚,不要过度的谦虚,否则,你会在当今社会失去更多。老铁们,你们觉得了,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