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治国之道:治国必先正名

今天讲的是关于孔子治国之道。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生活在''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拭其君者有之,子拭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已经腐败不堪,维系其统治局面的礼乐业已崩坏,各种社会矛盾愈加激化,各国君主和卿士、大夫所构成的国家统治集团内部,篡夺权力的事情屡屡发生,以五霸为主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乱和日甚一日的苛政暴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为了生存,以暴力形式向统治阶级进行坚决斗争。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兴势力也从各方面向旧势力展开了猛烈进攻。作为懂历史晓时政有远见的孔子,对这一纷乱社会现状虽认识不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却怀着伟大的政治抱负,提出了一系列安邦定国的措施。

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决不可能认识到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阶级压迫与剥削,但他却认识到是人们失去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因而,维系社会秩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差关系也就被破坏了。要治乱,首先应纠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名不正现象,《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 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在《论语》中一并提出“正名”二字的,虽然止此一处,但它是治国的首要措施。孔子认为不先正名,动乱局面就永远不能安定。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秩序,再好的政治主张和政策也难以贯彻执行,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就不能实现,所以,他要把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等僭礼越规、拭上残下,不敬不爱的名不正的秩序和行为,纠正到君安于君位,臣安于臣位等正常的行为和秩序上来,使人们都能按自己的身分地位去为人行事。可见孔子的正名措施的提出是有其现实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这样说

,孔子的正名是不是要恢复奴隶制的君臣父子等级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不加分析地给以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结合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来看,说他维护等级制度则可,说他要恢复已经败坏的奴隶等级制则未必。从《论语》全书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古人古事的赞美,都是择其善者而誉之的,一况且,不少是“托古说今”的。孔子心目中的国君,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联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联躬”,“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明君,而不是昏庸残暴的独夫民贼的桀纣一类暴君。

他理想的臣,是“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管仲和三仕无喜色,三已之无温色的楚令尹子文这样的良臣,不是助厉王暴虐人民的荣夷公一类的污吏。从君臣关系来看,他主张“君使臣似礼,臣事君以忠”,国君必亲贤任能、远谗去按,对于臣僚以礼待之;臣僚也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拭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忠心辅助国君推行仁爱的政治,对于无道昏君,要戮力谏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孔子本人谏季桓子不能而辞官离去的行动,

就是“臣事君以忠”的典型表现。至于他说的“父父、子子”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但其中也含有敬上爱下之意。由此看来,孔子正名的精神实质,固然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但它却限制了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行为,摈弃了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歹心恶行,提高了受奴役人民在社会中的身分地位,改变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绝对服从的奴隶制的等差关系。这都说明了孔子的正名措施,不是为了恢复奴隶制和维护奴隶制的等差关系,而是对古制有所损益的维护封建阶级利益的理想化的新的等级制。

孔子认为,只要人们的名分正了,说出的话就通情达理,一切事情就能办好,礼乐就能兴起,刑罚就管使用,国家大治就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期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