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大仁政的好皇帝,李世民仅排第二,第一的竟然是宋朝皇帝

第四位、刘备

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有:一、信义为本,待人以宽,草根出身,亲民政策;二、拥有皇室血统,比较实至名归;三、刘备入城后是唯一一个不屠城,不虐杀功臣及后裔的人;而且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实行株连政策。刘备自己就这样说过 我要和曹操反着干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我救天子拯汉室 曹操徐州屠城 我爱民如子 曹操为打寿春杀王垕 我宁战败不弃荆州百姓 这样一个典型的和国贼掐到死的人 更兼其德仁之名远播 百姓自然爱戴之。

第三位、李世民

有人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他在成功登上帝位后,没有像历朝皇帝那样杀掉和自己共同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功臣,而是和家人一样相处,也经常去功臣家串门。在所有文武功臣中,只有侯君集因带领太子李承乾谋反并且贪污受贿数罪并罚被判处了死刑。但是,李世民在杀侯君集之前去监狱永别后,再也没有登上过他挂有24功臣像的凌烟阁,这就是”为君不上凌烟阁“的故事,以示不忘一起奋斗浴血的日子和侯君集的功勋。秦琼、尉迟恭等都得到了很高的赏赐,也同是凌烟阁24人之一。

秦琼因年龄较大、在战争中受伤等原因较快就去世了,官至武卫大将军、冀国公,后来由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尉迟恭则在贞观后期随李世民再征入侵辽东的高丽(即今天的南北朝鲜),打下了大连后,李世民旧伤发作,只好回到长安。最后打下高丽的是著名的李靖,他不为李世民父亲李渊所喜,三次差点被杀,都被李世民救了,也特别忠心耿耿。他在80岁时挂帅,高宗李治亲征,二人一起打下高丽,完成了李世民的遗愿。所以,李世民身边的所有人都有较好的结局。

第二位、杨坚

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世界历史上是出名的勤政、爱民的圣君。国家干旱时,他下令把储粮仓打开供百姓度过困难。在路上遇见老弱病残的人,主动让路,并让士兵给行动不便的人担物品,还把自己的马给百姓,给他们送路。

隋文帝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他还提倡官员节俭。因为节俭,剥削较少,民众能够安居乐业,户口和财产剧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景象。虽然节俭风气的推广促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然而节俭也是隋朝灭亡的一个原因。秦王杨俊因为生活奢侈、饮酒作乐而被文帝罢免,并被禁闭起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惯了艰苦的日子,府库粮食、财物堆积如山,甚至都堆到了走廊上,奉行节俭的隋文帝到晚年开始沉溺于享受,靡费资财,贪图享受。他的继任者隋炀帝更是穷奢极欲,残暴黎民,从而使强盛一时的隋朝很快灭亡。

第一位、宋仁宗

宋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宋太祖、宋太宗,在与西夏王朝的长期对峙中表现平平,宋王朝屡战屡败,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情怀。仁宗在位42年,( 1022年--1063年)。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可见赵祯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杰出君主。当然只是没有实现大一统,宋朝才没有被史家冠为所谓的“贞观之治”等,但老百姓生活在宋朝,却远比生在汉武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甚至不卖我“大宛马”也要必诛的时期更幸福。

重复一下一千年前赵祯所带给我们今天的启示,第一个意思是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第二个意思是天下太平更比大一统更值得珍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