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其说5——“兵”

兵,中国汉字。会意字,本义是兵器、武器,后引申为兵士、士卒、军队等。

正本溯源

在甲骨文中,“兵”字的上面是代表短斧的“斤”,下面的“廾”(音gong三声)象征人的双手,即双手持握的兵器、武器。金文和小篆在字形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不大。后经隶楷,成今字形。

兵家与兵书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军事家、战略家和用兵者的统称,包括先秦、汉初的学术流派和拥兵用兵者。魏晋时,出身兵士的称“兵家”,是对身份、阶层的一种指称。

著名的兵家著作有《孙子兵法》、《太公六韬》、《黄石公三略》等。

心灵启迪

提到”兵“,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战争,与之相对的就是和平。国不可一日无兵,兵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保障,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司马法》中的语句在时时警醒着世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