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向一和尚“索要”一宝物不成,此臣只一招骗得宝物归引悲剧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上的“至宝”,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然而,王羲之谢世后,《兰亭集序》的流向就成了一个谜。王羲之有七子一女,究竟谁承担了保管传承的重任?

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所收录唐人何延之《兰亭记》的记载,《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和侄子王孝宾(法号慧欣)一起出家,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常居永欣寺阁上临写《兰亭集序》,前后历三十年。毛笔笔头用坏就扔进大筐中,居然装满了整整五大簏!据何延之的记载,直到唐代,当年智永临书的阁楼还存在。

智永禅师一直活了将近百岁才去世。临去世的时候,将《兰亭集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不妙绝。得到《兰亭集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寔,用来贮藏《兰亭集序》,对《兰亭集序》的珍视比之智水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还为此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的书法珍宝。后来,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真迹在辩才和尚手中,李世民马上将辩才请到长安,委以官职,热情款待,然后借机向辩才打听《兰亭集序》的下落。但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辩才只是装憨作痴,就是不承认自己手中有《兰亭集序》,李世民无奈只好放辩才回去。

但李世民并不死心。尚书右仆射房玄龄知晓唐太宗的心思,就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担此重任。萧翼是梁元帝萧绎的曾孙,当唐太宗要他去取《兰亭集序》时,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公开派他去;二是请皇上借给他三四件王義之的真迹字帖,以便见机行事。唐太宗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萧翼就乔装打扮成一个穷愁潦倒的山东儒生,搭乘商船来到浙江绍兴。一天日落时分,他来到了辩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故意在庙廊里观看壁画。

辩才看见萧翼一派落魄儒生的模样,顿生怜悯之心,便主动打招呼。翼说他是北方人,这次是带了蚕种到南方来卖,凡有寺庙的地方,都顺便来观看一下。辩才邀他入房交谈,两人很投机,下棋、弹琴、谈诗论文,相见恨晚。

这样一来二去,俩人所混了好几个月,慢慢熟络了起来。有天,萧翼拿出了自己模仿梁元帝画的一幅《职贡图》,辩才十分欣赏,并就此和萧翼谈论起了书画。萧翼趁机说:“我从小就跟家父练习二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身边还带了三幅王羲之的真迹呢。”辩才说:“明天带过来瞧瞧。”

两天后,萧翼果然带来了三幅王羲之的真迹,萧翼不断赞美自己的收藏,言辞间甚是得意。

辩才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但却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自然是《兰亭集序》了,可惜早就不在人世了。当今之世恐怕我手里的这三件是最好的了。”萧翼不无卖弄地说。

辩才争辩道:“我师父曾有一个《兰亭集序》真迹!我多次看过。”

萧翼听了,假装不相信,哈哈大笑说:“《兰亭集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中烧毁了,现在哪儿还有?你师父的《兰亭集序》,也一定是假的!”这一激将法果然起了作用,辩才从屋外搬进来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集序》真迹取下来。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指出了几处“疑点”,并说:“果然是假的。”俩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萧翼于是把他带来的那三件真帖,放在辩才那里,请他随时比较参看。

从此以后,辩才就不再把《兰亭集序》放回暗盒,而是把它和萧翼拿来的三件王羲之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同时,萧翼也彻底取得辩才和他的弟子们的信任,可以自由来往。

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外出,趁机来到寺里,对他的徒弟说,有两本书,搁在辩才师父屋里了,要取回去。那些徒弟就叫他自己去取。萧翼就把书桌上辩才的《兰亭集序》和他带来的那几件墨宝一起拿走了。

萧翼智取墨宝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对辩才犯欺君之罪,唐太宗起初很生气。后来想想《兰亭集序》既然已经到手,谋财又害命,未免太不仁道了,于是赐辩才无罪,另加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但辩才无心享用这笔巨款,又因为这件事惊怒攻心,深感愧对先师,后来慢慢地吃不下饭,只能喝点粥,一年多之后,辩才就去世了。

关于萧翼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萧翼此后一直在朝为官;二是萧翼因骗得《兰亭集序》而内疚,出家做了辨才的徒弟。《贞观之治》用的是第二种说法,这样可以为皇家争回颜面,但史学界认为第一种说法更可信一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