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馆阁体书法家,曾为乾隆皇帝代笔,两袖清风,嘉庆作诗赞美

1818年10月,一位年近八旬的大臣辞世,清廷朝野,遍布哀伤。已经54岁的嘉庆皇帝,在他辞世之后数日,亲自前来致祭,并写有御制哀悼之诗,其中两句颇为出名——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这两句诗,无疑是皇帝对逝者个人品格的赞扬,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大臣做人的高尚操守。

另外,嘉庆皇帝还拨专款,令他的家乡创建“董公祠”加以纪念。

这位董公,何许人也?

他是一位高官之子、他是一位才子,他有着足以骄傲、享受一生的资本,却让自己活成了官员的榜样、普通人的骄傲、帝王的爱臣,呵,这样的人,能不愿被人了解吗?

他叫董诰(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出生那年,父亲44岁,正在外省做官。官阶虽不高,但对儿子的教育却很上心。父亲是个好官,也是优秀的书画家,这些优良的潜质,都无一例外地传承在了董诰身上。

这个儿子也真争气,虽然养尊处优,学习条件比青年时的父亲好了不知多少倍,却丝毫没有纨绔之气,清静的时光,并没有多少耽搁,他在22岁中举,24岁,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

这进士也有等级的,一般被分为三等,通常也叫“三甲”,一甲共3人,二甲、三甲各有若干人(加在一起总共三百人左右,每届略有不同)。当然“一甲”的三位,最为光荣,“二甲”综合素养略差,“三甲”次之。这董诰,本为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谓的“探花”。

乾隆皇帝了解他的情况,直接点名将他改为“二甲”第一,并称他为金殿传胪,这个做法看上去是将董诰降了一位,实质上是为了避他父亲(为官之人)的嫌,更让他独列出来,显出特别之处。

尽管最终位列进士第四,董诰还是比他的父亲要考得好。那一年,他那已经年近70岁的父亲,应当是满心欢喜地望着自己的儿子,从当年的亲父子,都变成乾隆皇帝的官了!

后面的30多年,董诰在官场稳步前进。他善于当官,又精通书画。当时,正是官员和珅突然崛起、权势熏天、最终失事的岁月,董诰似乎没有与和珅有多少冲突,但也能洁身自好、办事得体。

世人都传和绅是乾隆皇帝的代笔人,似乎多是传说。董诰是乾隆皇帝的代笔者,却是有据可查的。公元1793年,年过八旬的弘历在《快雪时晴帖》册中题写:予八十有三,不用眼镜。今岁诗字多,艰于细书,命董诰代写,亦佳话也!御识。皇帝不以代笔为羞耻,反而认为这是佳话,这当真是作为一个臣子的荣耀了。这时,乾隆的身体早已衰弱,由臣下代笔,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儿。但,董诰为他代笔了多少作品呢?似乎是难以考证的事儿。

进入嘉庆朝后(尤其是和珅死后),董诰地位再上一个台阶——和珅担任了13年的文华殿大学士落在了董诰身上,他担任了足足18年(去世为止),这个在当时等同于“宰相”的职位,是极高的荣耀,200多年间,不过数十人而已。

董诰虽然位极人臣,做人却极其低调。当了几十年官,家里没有多少财富,他做官也是两袖清风。没有贪污之名,连《清史稿》也赞叹:其父子历事3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命刻诗于墓,以彰忠荩!难怪,他辞世之后,嘉庆皇帝不但祭奠,还作诗哀悼!

纵览董诰一生,是为官的一生,是书画的一生。78年里,他留下的书法、绘画作品极多。

不过,不少人认为董诰的书法属于“馆阁体”——他可算是馆阁体中的代表书法家:墨色厚重,笔势浑厚,字体整齐端庄,法度井然有序……

当代人对这字有褒有贬,然褒扬者居多,有一句评论颇为有味“得学者之严正,具文人之流丽”。那,友友们,您如何看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