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古陇州城!!

500多年前,陇县老县城有浓厚的尚学风气,部分陇县人外出求学,回家开学馆,文人聚集,并留下著作传世。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陇县建制较早,商代为矢国领地,周代为秦非子驻地,是秦人重要的发祥地。秦始皇时期曾为“汧邑”,汉高祖元年改邑为“县”,置陇关,北魏孝明帝时于“汧县”又置“东秦州”,魏废帝二年改为“陇州”。

辛亥革命后改州为县,1961年千阳并入,1964年重新恢复陇县县制至今。陇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秦都汉关”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可以想见古陇州城里商贾辐辏、货物云集、集市兴盛的景象。自古以来,关陇古道行人不绝,文人登陇山吟咏诗歌,汇成了两千年来不绝如缕的陇头歌吟。

遥想古时的陇州城池,翻阅《重修凤翔府志》可知,城墙周长五华里多,明景泰年间时任知州钱日新增筑城墙,并不断筑修,城墙高度三丈,厚度两丈六尺,在此基础上砖砌的女墙高五尺。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陇州知州罗彰彝又进行修缮,但由于城池附近河流湍急,每逢大雨,城墙常常受到损坏,乾隆二十年,知州韩成基捐资修缮损毁的城墙,与明代时宽厚无异。老城墙设四门,东曰“迎恩”,西曰“揽翠”,南曰“挹薰”,北曰“拱极”。

陇州县城里的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莲池在县城内西北角。据陇州志书载,莲池凿建于明代,纵横约10余亩。池内植葭苇、芰荷、菖莆等,是游人喜爱的地方。明末清初这一美景毁于战乱,胜景淹没。清乾隆三十一年,知州吴炳捐资修复,池内广植莲花,周围栽植杨柳,中筑亭阁、浮桥、游船,夏日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莲池又成为陇城游览胜地。曾有一首诗作《莲池》,这样写道:“方塘一亩碧琉璃,桥影横空日影斜。”道出了莲池之美。

古代陇州,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南宋时,城内设有州学。1435年,陇州举人阎璿在家里创办静乐堂(千山书院的前身)。1436年,知州郭宗仪在陇州倡儒学。在浓厚的尚学风气下,陇州县城中出了不少勤学著书之士。清光绪年间,陇州人丁全斌仰慕清麓贺复斋先生学识,曾向其求学。回老家后开学馆,著有《陇州乡土志》《随笔偶存》《醉吟草》,得到了太守尹仲锡的赞赏。

时光荏苒,老县城消失,新县城日益发展,这个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不少山水奇观和文化故事值得人们去探究。

本篇来源:陇州宣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