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派油画的来龙去脉

大家好,我是艺得才圣的编辑小艺。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将为大家开启一个全新的专题:中国近代美术史系列。

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圣伊纳爵教堂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继《广州十三行与外销画》后,本系列的第二集:《中国海派绘画的来龙去脉》。

周呱《黄浦江外滩风光》

海上画派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

任颐《酸寒尉像》

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

海派绘画的起源主要有:“传统内部的新发现”、“上海土山湾绘画学校”及“早期留学画家”三部分组成,今天小艺就以这三部分为主线为大家一一讲述。

传统内部的新发现

晚清之际,知识分子将“新”、“旧”之分放在对传统学问的演变上,例如康有为把帖学名为“旧学”,将“碑学”名为“新学”。那些从山岩、屋壁、荒野等发掘出来的碑刻,让学者们看到了在帖学里找不到的新趣味。

邓石如《心经》

在书法、绘画领域,他们发现那些来自金石也就是“碑学”的笔法是如此的与法帖不同,渐渐地,金石笔法入书入画成为风气。其中的代表如邓石如。

赵之谦《集书岩》

并且形成了一个金石书画的壮观队伍,伊秉绶、金农、陈鸿绶被认为是这个队伍中最早的代表。成为中国近代艺术史的重要成就之一。

任熊《十万图》

虽然,这个潮流仍限于对传统文化与趣味的发掘与重新整理,但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地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与柔弱气质,为传统绘画进入市场和接受来自西方的新艺术、美学影响奠定了基础。

改琦《插花图》

“修禊”即“雅集”是中国传统文人聚会的一种称谓,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清代。

傅抱石《兰亭修禊》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扬州盐运史卢见举办被称作“虹桥修禊”的雅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雅集邀请了盐商汪棣,此人虽工诗文,不过他的鸿学博词科出生是捐来的。

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扬州显然与这个城市的商业发展有直接关联:商人遵循儒家教养附庸风雅,文人从事书画接受接济,各取所需。趣味自然要迎合商人之需,受商业直接影响的扬州画派就此产生。

豫园得月楼“飞丹阁书画会”

这样的商业与书画结合的模式,不仅在扬州,当时的江南地区随处可见。此后,随着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口通商”,以及太平军攻占苏浙。江南的商人纷纷逃往上海,随之画家们也多迁居上海,以便卖画谋生。

书画家的聚集自然会导致社团组织的兴起,而“雅集”的功利目的就愈加明显。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画会有:“飞丹阁书画会”、“徐园书画会”,以及由李叔同、张楠等发起的“海上书画公会”等。画会与市场的雏形在上海基本形成。

上海土山湾绘画学校

1847年,一位叫范廷佐的西班牙修士被派往上海负责董家渡天主堂的设计,同时他还要绘制圣像和从事雕塑制作。出于工作需要,他设立工作室培养助手,后又升级成美术学校。

徐家汇的土山湾圣伊纳爵教堂

在这之后,美术学校的主持工作依次由:马义谷、陆伯都、刘德斋等人负责。

教学现场

美术学校的教学科目涉及水彩、铅笔、钢笔、擦笔、木炭和油画。不少土山湾孤儿院的孤儿在这里学到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的技法,在未来传播西方艺术的材料和方法上起到了作用。

教学现场

土山湾的学生徐咏清毕业后,开设了水彩画馆,从事商业图像的创作。“月份牌”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郑曼陀 月份牌

最早的“月份牌”商业广告出现在1876年的《申报》上。世纪初,月份牌绘画在不少追逐新颖艺术的画家笔下成为传统水墨和西洋技法相结合的新绘画。

周慕桥 月份牌

这其中的代表如:周慕桥、郑曼陀、杭穉英等。

周慕桥 月份牌

被徐悲鸿认为接受土山湾美术学校“陶冶”的周湘,后创办了图画专门学校、图画速成科、上海油画院、中华美术大学等,培养了上千名学生。

早期留学画家

清末在“甲午战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等刺激下,慈禧以光绪之名颁布“变法”上谕;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即是根据张之洞、刘坤一“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提出的,进行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全面鼓动年轻人出国留学和进入新式学堂。

李铁夫

在早期留学生里,有记载的系统学习西方绘画的年轻人有李铁夫、冯钢百、李叔同等人。

李铁夫作品

李铁夫的出走异乡主要不是为寻求祖国命运的改变,而是为了谋生。他在英属加拿大度过了九年的学习时光。后进入纽约艺术大学深造。

李铁夫《康有为像》

尽管李铁夫被认为是最早留学国外,并在艺术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但是他在艺术史上的位置有更多的象征性。

李铁夫作品

作为李铁夫在纽约艺术大学的同学,冯钢百相对幸运。与李铁夫的经历相似,冯钢百也是在谋生的过程中,进入墨西哥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油画。

李铁夫作品

后又辗转到美国,在普忌利美术学校和芝加哥美术学院短暂学习。1912年,当他进入纽约艺术大学美术研究会后,对油画技法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冯钢百自画像

他对光与色彩的理解让人联想到伦勃朗。不过冯钢百的画显然是综合的,他见识过太多西方大师的作品,如美国画家:艾肯斯、威廉·切斯、萨金特和亨利等。

李铁夫临伦勃朗马丁将军像

而这些画家的背景是欧洲写实主义,因此文艺复兴以来的画家如提香、鲁本斯等都对这位中国画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李铁夫作品

最后介绍的李叔同则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在上海都市里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时的文人才子:富于才气,喝酒吟诗,与有才情和美貌的妓女厮混。

李叔同自画像

在东渡日本前即对篆刻、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都十分精通。1905年,李叔同随一帮青年男女留学日本,次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今天的东京美术大学)。

李叔同作品

李叔同的老师是明治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外光派画家黑田清辉,所以我们从李叔同存世不多的油画作品中,很容易看到印象派的特点。此外,他在音乐、话剧等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也颇高。

李叔同水彩作品

回国后,他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美术、音乐。我们从丰子恺的回忆中能够体会到李叔同在艺术教学中的天赋和能力。他最早使用石膏模特教学、带领学生外出写生、教授西洋美术史。

李叔同水彩作品

而他在采用人体模特写生的教学方法,开创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河,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富于转折性的一篇。

— 本周互动—

庞董琹油画《文峰塔》拍出

1700多万的高价,您怎么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