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居然还有这些习俗典故,你都知道吗

金秋九月爽,九九话重阳。转眼又到了农历九月初九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重阳节如今虽然不被列入法定节假日,但人们还是会遵循传统结伴出游,或者登高远眺,或是遍插茱萸,庆祝这个传统文化节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重阳也被称为“重九”。

据考证,重阳节最早出现在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在西汉时期普及到全国各地,到了唐代才逐渐成为重要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古人看来,重阳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庆贺的日子。自古就有重阳登高祈福的习俗。

而今重阳节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在重阳之日开展各种敬老活动,成为了“敬老节”。在于“九”在数字中最大,暗含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对健康长寿的祝福。 八十年代末被国家正式定为“敬老节”,以此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吕氏春秋》中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可见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而在《西京杂记》记载了西汉习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从此重阳节多了求长寿及饮宴的习俗。

九月阳气衰减,如果说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第一次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则是寒动将至前、具有告别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清明节称呼为“踏青”,而重阳节则被称为“辞青”。

登高

重阳节登高主要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认为这一天日登山可以避灾,据说东汉时期,河南有个叫术士曾对弟子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从此在社会上造成了影响,流传下来。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祈求神灵降福,推行敬老孝道活动 。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讲究一点的做成九层,上面还作两只小羊,以取重阳(羊)之义。以“吃糕”代替“登高”,不过相比月饼,重阳糕没有固定样式规范,所以但凡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统称为重阳糕。

赏菊

农历九月恰好是菊花开发的时节,所以自古就有九月赏菊的习俗。文人墨客聚会饮酒、赏菊赋诗。

佩茱萸

古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于是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茱萸香味浓,在没有出现辣椒之前,是主要的辛辣作料。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