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共有十位,但只有八个人享受大将待遇,另外两个人呢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授衔时,共授予了十位开国大将,分别为:粟 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既然是大将,那就应该拿大将的级别待遇,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只有八个人享受了大将的待遇,还有两个人是没有的。

谁呢?一个是张云逸,另一个是许光达。

咱先来看看张云逸的情况。

张云逸生于1892年,在十位大将中是年纪最大的,即使跟元帅比,也只比朱老总(1886年)小,跟刘伯承同岁,但生日要比刘帅大。

更重要的是,张云逸参加革命的资历也是最早的,甚至比朱老总还要早。

早在1909年10月,17岁的张云逸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朱老总则是在1909年的年底才加入的。至于后来的两大“双子星”林、粟,那年才刚刚两岁。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张云逸也在广东积极响应,攻打两广总督府,还亲自担任炸弹队队长,差点成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

1926年北伐战争时,张云逸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参谋长。大名鼎鼎的叶挺,当时还只是独立团团长,林总更只是张云逸手下的一个小排长。

这样的资历,在我军可是绝无仅有的,没有人能比得上。

按理说,在国民革命军做到这个位置了,荣华富贵都是唾手可得,但张云逸却志不在此,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转身参加了一穷二白的红军队伍。

其实,在张云逸晚年时,他儿子就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是这么回答的:“我们活着不应该只去追求荣华富贵,在我看来,只有跟普通人在一起,真正为老百姓做事,才是最幸福的。”

在红军时期,张云逸继续担任参谋长的职务,比如中革军委副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正参谋长是谁呢?大名鼎鼎的叶帅。

到了抗战时期,张云逸担任新四军参谋长,跟军长叶挺、政委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并称新四军“四大巨头”。

而且,张云逸还同时兼任第三支队司令,副司令是同样大名鼎鼎的谭震林。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张云逸又成为新四军副军长,并在陈老总外出时,代理军长职务,全面主持新四军的工作。

所以,到了1955年授衔时,张云逸虽然授的是大将军衔,但因他的资历实在太深,经主席特批,实际上是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

至于另外一位许光达,则跟张云逸正好相反,在十位大将中资历最浅,待遇实际上是上将的级别。

关于许光达能不能评大将,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咱不妨来看看他的革命经历。

许光达生于1908年,在十位大将中年龄最小,比粟裕还小一岁。而且,许光达在1932年就因受了重伤,被送去了苏联疗伤,一直到1938年才回国,中间空了非常重要的6年。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许光达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跟同属一野的张宗逊、王震相比,并没有优势,甚至在战功上还稍有不如。

因此,许光达在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时,非常惭愧,主动向主席申请降衔,说:“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主席知道后,称赞说:“500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500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当然,授衔有授衔的规定,不是一个资历就能决定的,最后上级没有同意许光达的降衔申请。

许光达又再次上书,请求将自己的待遇降低一级。这次,上级同意了,将他的待遇按上将的级别发。

其实,对那一代革命者来说,级别待遇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就像很多将军说的:“级别低一级,难道就不能为老百姓做事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