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香港金庸馆 11月12-30日在此设吊唁册供公众致意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董怡虹 蔡黄浩 香港报道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香港文化博物馆静静地伫立在新界沙田区。金庸馆就坐落在此地一楼。和三楼的李小龙馆一样,这是一个永久设立的馆区。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10点才开馆,今天(1日)9点左右已有市民专程前来,只为来此地的一楼“金庸馆”再度缅怀大师的风采。

早先,金庸生前创办的明河社曾发布信息,根据其生前意愿,丧礼以私人形式举行。并定于11月12日再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设置吊唁册,以供公众向查先生作最后致意。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就此事向香港博物馆工作人员求证,对方表示确有此事,从12日开始,将会在一楼金庸馆的大堂前,设置吊唁册供公众缅怀。

家住沙田区的俞先生今年75岁了。“80年我就来香港了,记得很清楚,来香港以后看的第一本书就是金庸的,基本上每本书都读了3遍。”

谈到金庸对自己的影响时,他望着文化馆前绘有武侠人物的柱子表示,“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对抗伪君子,对抗人生的不公平,都给了我很大鼓励。”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金庸馆内看到,馆内陈设了大量查先生的手稿与初版连载小说。通过这些物品可以感受到金庸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力,以及每本经典武侠诞生背后的故事,例如:

《笑傲江湖》连载版手稿中可以看到金庸习惯把每页开首及最后两行留空,写稿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地方的改动,几乎一气呵成,其文思敏捷与驾驭文字之能力跃然纸上。

而在初版《射雕英雄传》单行本中能发现,金庸原本在作品中写到杨过的生母是秦南琴,而不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穆念慈”。馆中的藏品就展示了这部分内容,如秦南琴和郭靖捕捉血鸟的经过。

又比如《天龙八部》中,由于金庸因事离港而由倪匡代笔,所以在初版中阿紫的失明是由于慕容复与丁春秋在饭店中大战造成,结果金庸改写了大战部分,只保留了阿紫失明的情节。

而金庸先生的藏书则体现了他生活中的另一面。

比如在馆藏的《晚清小说史》与《日本所见中国小说》,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现场看到,书用厚卡纸包覆后,还加入了书套,可见钟爱阅读的金庸不仅爱书,也惜书。

这些金庸的作品与物件,令前来追忆金庸先生的市民都看得目不转睛。

昨天从佛山专程来此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听到消息后大家都难以置信,这次特意和朋友组团来金庸馆近距离接触“金大侠”。

正如金庸馆留言区的书迷所写的那样,“武侠大师,一路走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