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善用古典诗词,《神雕》郭襄忧伤荡气回肠

金庸武侠小说近数十年来对华人社会产生极大影响。除了靠一枝笔道尽人生百态,金庸也将不少古典诗词加入作品,提升了小说档次,更有内容令人荡气回肠。当中令人最为深刻的,必要数到《神雕侠侣》的尾段引用这首李白的〈秋风词〉或〈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绮红饰演郭襄

小龙女对杨过的爱情贯穿整部小说,而郭襄更对杨过用情至深,终身未嫁。李白的〈秋风词〉,将杨过与郭襄这段情有个完美批注,足以能牵绊人心。

乾隆《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收录了的秋风词

金庸一系列小说中,有不少情节,均蕴含着许多中国传统诗词,配合宗教、民族等内容,也有气功、乐器等融入武功,皆能言之成理兼有物,可见金庸拥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修养。

金庸拥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修养

1. 《射雕英雄传》中的〈题临安邸〉

《射雕英雄传》的第一回,以以张十五说书、演唱〈叶三姐节烈记〉开场,借用中国旧小说的传统,张十五以南宋诗人林升这首诗作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影视中的杨铁心与郭啸天

这首诗后两句不少人耳熟能详,其诗意也简单,是讽刺当国者不思北伐、收复祖宗的失地,只在新的京城中大兴土木,歌舞不休。在《射雕》中,郭靖、杨康二人的父亲批评国事,就以林升的〈题临安邸〉最理想。当张十五回应杨铁心:「说的是我大宋君臣,只顾在西湖边上饮酒作乐,观赏歌舞,打算就把杭州当作京师,再也不想收复失地、回汴梁旧京去了。」

2. 《倚天屠龙记》中的〈渔歌子〉

《倚天屠龙记》第五回,讲到武当五侠张翠山赴约,与美貌姑娘于杭州六和塔下见面。当时下着雨,小舟上的美貌姑娘(亦即日后的张夫人殷素素)送伞给张五侠遮雨,伞上画着远山近水,数株垂柳,一幅淡雅水墨山水画,题着七个字道:「斜风细雨不须归。」金庸也趁这个机会,让张翠山这名书法大行家于读者面前骚一骚:「伞上的绘画书法出自匠人手笔,便和江西的瓷器一般,总不免带着几分匠气,岂知这把小伞上的书画竟然甚为精致,那七个字微嫌劲力不足,当是出自闺秀之手,但颇见清丽脱俗。」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与殷素素邂逅一幕

〈渔歌子〉中这句名句,后来常被引用,包括金庸,用来形容置身于怡然自得、乐而忘返的境地中。金庸这个时候入诗,除了能与小说当时的细雨背景配合,还可体现张翠山与殷素素这番邂逅,改变了张翠山的下半生。

3. 《鸳鸯刀》中的〈神童诗〉

《鸳鸯刀》袁冠南初登场时,念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后更骗得太岳四侠打劫不成,还要赔上白花花的银子。以上四句诗出自北宋时汪洙的〈神童诗〉,当中后两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据了解更加在宋代流行起来,成为我们认为一直以来,长辈教导晚辈的一句寻常俗语。

4. 《鹿鼎记》中的〈江州杂咏四首〉

「镇将南朝偏跋扈,部兵西楚最轻剽」这两句诗,被金庸放在第三十回的目录中。这一回,金庸写「老乌龟」吴三桂出场。平西王老乌龟有「三桂」之多,自然压住了只得「一小桂」的小桂子赐婚使韦大人。诗中的「跋扈」能反映出小说中的吴三桂心狠手辣,将小桂子公公的拜把子哥哥杨溢之折磨得不成人形。至于「轻剽」则是指平西王治兵有方。

影视中的韦小宝与吴三桂

这一回还有韦小宝与吴三桂在书房中谈话,说及白虎皮和画了老虎、黄莺的屏风。又有劫持蒙古特使罕帖摩,以及偷取第八本《四十二章经》。当时,吴三桂爵封平西王,镇守云南,正好借诗中的「南朝」与「西楚」来应景。

两句诗出自清康熙年间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江州杂咏四首》,作者也与原名为查良镛的金庸的同族,可见小说中的诗词,除了与内容紧密关连,也能与金庸本人有连结。

《敬业堂诗集·江州杂咏四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