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犯错,皇帝承诺不杀他,第二天却含泪说:对不起!

古代皇帝说话,都是一言九鼎。哪怕说错了,也要为了皇家脸面,不会出尔反尔。例如,当年雍正承诺张廷玉可以以汉臣的身份配享太庙,虽然乾隆时期,张廷玉屡遭打压,但最终乾隆还是履行了雍正的诺言。再例如,赵匡胤立下规矩,宋朝不不杀言官,当年苏轼因王安石变法而上书获罪,宋神宗大怒,想杀掉苏轼,但想起这条祖训,便没有这样做。在清朝咸丰时期,有一位大臣获罪,咸丰皇帝对大臣说:放心,我不会杀你!第二天,大臣人头落地,咸丰食言了。

在清朝的官衔中,文官如果做到大学士,那就已经是一品大员。在雍正朝之前,大学士是文官中的顶级待遇了。例如陈廷敬是文渊阁大学士,明珠是武英殿大学士。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大学士的职权有些下降,但待遇和地位仍旧很高。咸丰年间,有一位大臣,名叫柏葰,官职文渊阁大学士,最后被咸丰下旨杀头。

柏葰是蒙古人,属于正蓝旗,家族地位显赫,到了他这一代,经史官5代了,算得上是名门贵族了。柏葰并不是纨绔子弟,他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所以从小攻读诗书,熟读蒙、满、汉三种文字,道光六年,21岁的柏葰考中进士。在翰林院蹲了3年后,被放任外官。首先任奉天府尹,他办案能力极强,刚到任不到半年就连续破了几桩大案,得到了刑部的重视,调他入刑部任侍郎。之后因为江南的盐商和漕运接连出事,他奉旨赴江南办案,以雷霆手段处理案子。道光皇帝非常满意,直接任命他为左都御史,后来又改人兵部侍郎,授文渊阁大学士。

总之,柏葰的官场一路顺畅,到了咸丰时期,柏葰奉旨主持科举大考,没想到此次考试他的下属徇私舞弊,结果被举报。柏葰遭到了御史的弹劾,咸丰召见柏葰,对他说:“你确实有渎职治罪,先把你关进大理寺大牢,但你罪不至死,朕不会杀你。”柏葰磕头后,自己去了牢房。

当时的怡亲王载垣(胤祥的五世孙,世袭爵位)和柏葰有过节,联合郑亲王和大臣肃顺等人,极力撺掇御史们上奏,说在大清朝,科考舞弊大案主考官都是杀头大罪,雍正时期,大臣张廷璐主持科举考试,因为舞弊被雍正当众腰斩。张廷璐的哥哥当时就是朝中的首辅张廷玉,如果此时不杀柏葰,不能服众。咸丰非常犹豫,怡亲王又煽动考生包围贡院,要求处死柏葰。

当时朝廷已经非常被动,又逢英法联军炮轰大沽,内忧外患,咸丰为了安定民心,无奈下旨,立即处死柏葰,稳定考生。但柏葰的儿子含泪到牢房看望父亲,柏葰还没有惧色,认为皇帝既然答应不杀他,没有性命之忧,大不了贬官回家。当儿子告诉他,第二天就要被杀后,柏葰的脸色非常狰狞,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柏葰第二天死的时候,咸丰自知食言,含泪说:朕对不起柏葰。咸丰重用了柏葰的儿子。但当时正值外患环伺,柏葰的儿子不久就战死了,咸丰对此久久不能释怀。柏葰之死,虽然是咸丰出尔反尔,但主要原因还是怡亲王在推波助澜,再加上朝局动荡,咸丰是不得已而为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