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消失的城门:储奇才储奇人的它名副其实

上个世纪20年代,重庆修筑公路,陆续拆掉了沿江的几座城门,其中就包含储奇门。

储奇门,在重庆渝中区境内东南部,泛指储奇门行街和储奇门顺城街一带。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储奇门应该算是重庆城的正南门,地处重庆正南,沟通上下半城,因为这个交连点,储奇门就成了下半城沿长江开的六个城门中,较为重要的城门之一。

重庆的地名大多取得有些奇怪,像观音桥、马王场、弹子石等,但名称背后多数是有些历史或传说典故的。然而对于储奇门的记载却仅在《巴县志》中提及寥寥数语:“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后人难免猜度,难道这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城门后隐藏着什么奇闻异事或奇珍异宝?

其实这个谜底早在《重庆歌》当中就已经有了。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

在重庆十七道城门当中,储奇门是一座开门。两江环绕,三面临水的古城重庆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在繁荣的渝城商贸圈中,川省各地、山西、滇黔等地的药材以此作为重要出口地。同时,湘、鄂、赣、粤等省向西南方向销售药材,也以重庆为中转地。而这些商号多设在储奇门一带,因此储奇门就成为了西南的最大药材集散地,是名副其实的“西部药城”。

储奇门、储奇门,储尽天下奇材之门。商贾往来之所,货泉流行之地,储奇门一时繁荣无比,而由此也衍生了一个新的“帮会”来统一进行管理,这就是“药材帮”。

在这个“西部药城”的经营范围已经覆盖了中国东西部各大省市的时候,清朝末年,药材帮中又细分为“药十三帮”和“药七帮”。“药七帮”属于本地帮,“药十三帮”属于外地帮,由此可见当时药材帮的势力之大,经营品种之多。为了形成更加统一有效的管理,药材帮这才应运而生。

药材帮由药材行和山货行组成,一直等到储奇门从明清时期的一个山货、药行的集散地到清光绪年间重庆开埠后,药材帮历经山货行的脱离,对外虽然仍统称为药材帮,但是名气显然就大不如前。

如果单说这群人是个帮会组织,稍微觉得有失偏颇。就像“轿帮”、“米帮”、“石灰帮”一样,药材帮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因为这群人并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些江湖人士那样歃血为盟,两三天就是一个集会。相反,药材帮内的成员都是一些以贩卖药材为主的生意人。虽然都说商人重利轻义,但是相比一般生意人而言,药材帮的成员文化水平较高,而且秉持着“不为良相济世,便为良医活人”的传统,既不弄权,也不害命,更多些义字当先的味道。

除了侠义之气以外,药材帮还是最早接受西方一些先进法律知识的民间组织。这其中就包括保险等法律知识。

据《重庆市志》记载,1930年8月,重庆储奇门河街一带发生大火,火起于储奇门外,延烧入城,灾区范围约2平方公里,受灾者逾万家。不少商人都损失惨重,但一些药商就曾预先在英商的百理和太古等保险公司投过保险。而当这些外国人提出要“从火堆中化验灰渣”以确定赔款数的蛮横赔付方案时,药材帮便出面把洋人代表约到一间茶馆谈判,这才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大骚乱。

到了抗战时期,重庆遭到日机狂轰滥炸,药材帮虽然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但是面对西药的中断,中药的短缺,他们仍然捐药施药,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

在一位英国商人的记载当中是这样描述储奇门的:“望不到头的药材商店,店门朝大路开,使空气中充满着中国药材浓重的香气。

如今,储奇门早已不复存在,城门下的药香也早已消失,但是那段辉煌的岁月,传奇的色彩却难以在这片土地上被掩埋。储奇门,真乃储奇材,储奇人之门也。重庆游品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