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鲁迅先生《呐喊》的脚步

回顾过往,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国有一位叫“鲁迅”的作家,从上学开始就鲁迅先生的足迹就伴随着我。小学,老师带着我们读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偷窥了他的童年片影,还认识了很多难以见到的虫子;初中,那一句:“‘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细细体会更有一番孤独感从那十年未洗似的长袍中透出;高中,祥林嫂从起初疑惑转变到失神地站着,让我读到痴痴走神,不知为何世事如此不公。

好像我格外关注的地方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我绝不懂教科书上、老师口中的中心思想为何能通篇一律地扯到抨击吃人的封建礼制,讽刺国民思想愚昧。读归读,理解归理解,显然很多时候我没有懂鲁迅先生的讽刺,先生的抨击为何意。然而最近,我突然觉得如果将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仅仅理解为去呐喊,去抨击、讽刺社会,那和网络上不理智的喷子有何区别?带着疑问,我悄悄地从扉页起,试着重新体会先生文章的本味,追寻鲁迅先生的脚步。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也应该是鲁迅先生第一次正式执起民族思想解放手术刀的地方。于是,在《呐喊》的自序中,我管中窥豹,也的确见到了鲁迅先生的初心与忧虑。1907年,鲁迅先生认为,他和他的同志们的第一要义是要改变百姓的精神,而改变精神的最佳途径是推行文艺运动。可是,带些复古倾向的主因和置身于冷淡空气的客因,使他们各自为运命所驱策,出版杂志《新生》也就无疾而终。

从那次起,鲁迅先生心中产生了一丝寂寞,那是一种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感觉,一种得不到赞同也收不到反对的悲哀感。然而这悲哀的寂寞,一天天的长大,如大毒蛇,缠住了他的灵魂。鲁迅先生说这次经验并没有令他愤懑,而使他反省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鲁迅先生的孤独,实质是罕有的清醒。是那个时代,在四面树敌后的绝地,以一人之笔,对数众之敌的无惧,是为国为民前途命运的大义。是自嘲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后,“横眉冷对千夫指”“却向刀丛觅小诗”的凛然正气。挖掘小人物灵魂的无聊鄙陋,可笑可恨如阿Q;戳破穷酸文人的面子,可笑可悲如孔乙己,暴露出其乏力无助和世人的无情势力;可怜如祥林嫂,可叹如成年闰土,病中的狂人,被骗的华老栓,伸长脖颈围观的冷漠看客……一张张生动的面孔,裹着灰败的色彩,从无声的角落走向呐喊的前台。他们就是我们的缩影,他们身上,有无数个我们的特征。

鲁迅先生清醒的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民族是什么样,他没有告诉我们未来在何方,如何改进,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冷峻的语言撕裂铁屋中民族睡梦的假面,露出噩梦的狰狞鬼脸,促其速醒。而惊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让鲁迅怀着莫大的悲痛与无限的勇气说出,或许,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未曾体会过这种孤独的人,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在如今,只是享受生活的温馨惬意,随波逐流,不知居安思危,一旦危机四伏陷入绝地,或崩溃,或毁灭,或投诚,或者,才能如鲁迅般,走向孤独的深处,决然战斗。翻翻鲁迅的杂文集,看看过去文人之间的笔伐,交锋,就知道那个时代的鲁迅,真的是个猛士,于狂歌浩热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沉睡者百年后依旧沉睡,而鲁迅孤独的呐喊,已穿透世纪,在今天仍旧震耳发聩,警醒世人,刺痛一些人的神经,为一些所谓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之后,他便一直等待志趣相同与之为谋的机遇。可是逐渐间,鲁迅先生发现社会问题之根深,国人劣根之蒂固,一次呐喊效果不可能显著。大环境之无奈,少部分觉醒的人也很可能产生“看清黑暗却无力回天”的绝望。“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

按鲁迅自己的话说,自己便是“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他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至于他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倒是不暇顾及的。而为了不将自以为苦的寂寞传染给正做好梦的青年,他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呐喊》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正式出版。自序中鲁迅先生提到的“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受刺激以致决定弃医从文”事件却发生在距离狂人日记截稿时间十二年前的1906年。

我想,这次呐喊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呐喊,它不同于1906年的醒悟。它是历经十余年的等待,是纠结与无助过后的坚定,是钻研学习带来的的理解,是深思熟虑后的发声。十年磨一剑,效果显而易见。在危险的时候,抨击旧社会的黑暗,欲唤醒每一个中国人。深刻而不乏希望,是鲁迅先生冷静的呐喊,也是他的本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