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定义什么,你可以从中寻求自己的定义!

历史有不同的读法吗?当然有,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呢,是严肃的史学著作,学术研究用的,属于“阳春白雪”的类型。

第二种,则是各类戏说和演义,有娱乐的作用,属于“下里巴人”的类型。

在《历史的第三种读法》这本书里,历史学家黄朴民教授用的是第三种读法,他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结合,反思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好了,百闻不如一见,诸葛亮和岳飞的故事我们都熟悉,接下呢,我们就来看作者对这两位人物有何高论。

谈论诸葛亮,作者是从一个小问题开始的,那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候,为什么非用马谡不可呢?

答案和诸葛亮的“朋友圈”有关。

封建王朝的一大弊端,就是山头林立,党同伐异,甚至流行地域黑。蜀汉政权里也有这样的问题。

刘备在成都建国,麾下英雄名士云集,他们主要来自四个区域,可以分成四个集团。

首先是涿州集团。我们知道刘备是涿州人,关羽、张飞都是在涿州跟随的刘备,其后加入的赵云、简雍、孙乾,基本跑不出河北的范围。

这些人算是刘备老乡,又在早期追随他,自然是刘备身边的第一集团。

其次是荆州集团。刘备的前半生非常坎坷,被曹操逼得走投无路后,跑到荆州找刘表帮忙,才过上六年安定的日子。

刘表这个人,虽有仁德的名号,却有虚伪的嫌疑,当时很多人往荆州投奔他,刘表尽管热情接待,但都不给与重用。

刘备礼贤下士,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努力招揽人才。先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等名士。

这个时期跟随刘备的人才,结成了荆州集团。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当然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了。

刘备入蜀之后,又吸纳了一批人才,包括黄忠、魏延、法正,还有投奔而来的马超。

这批人跟随刘备相对较晚,姑且称之为蜀川集团。

说回到诸葛亮。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倾向于在荆州集团里选择接班人。选来选去,这个人就是马谡。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马谡的哥哥马良是诸葛亮的知己好友。

马谡比诸葛亮小十几岁,又足智多谋,经常和诸葛亮通宵谈论兵法,马谡曾经和朋友说“我与丞相情同父子”。

诸葛亮很想让马谡接班,为了给马谡多积累一些“资本”,就让马谡在北伐时担任前敌统帅。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拿下长安以后,马谡就是第一功。

可惜马谡的悲剧也在街亭,军事理论方面,马谡惊才艳艳,但上了战场,马谡其实还算新人,经验不足,丢了重要的一仗。

作者认为,诸葛亮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私心上来了,打仗还操心别的事儿。这也算蜀军首次北伐失利的一个原因。

说完诸葛亮,我们再来谈谈名将岳飞。

岳飞出身寒苦,志向却不小,精忠报国。公元1140年,岳家军打败金兀术,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可惜一道道金牌把他召回临安,死于风波亭。

如果我们去杭州旅游的话,在西湖边的岳王庙附近,就能看到岳飞墓前,有四个铁铸的跪像,分别是秦桧、秦桧的夫人、岳飞案主审和武将张俊。

然而作者认为,让岳飞冤屈而死的另有其人,就是宋高宗赵构。岳飞死于朝廷内部的政治“潜规则”。

一是威胁到了赵构的皇位。

岳飞主张迎回“二圣”,这会给赵构的皇位带来直接威胁。赵构原本是被群臣拥立的“临时皇帝”,真正的皇帝是北方做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也就是赵构的父亲和兄长。

如果岳飞收复失地,接回了二帝,然后宋钦宗下一道圣旨,让高宗赵构退位回去当康王,赵构不就保不住皇位了吗!

到那时候,岳飞自然是迎回“二圣”的功臣,赵构可能自身安危都难保。

考虑到二圣回朝的后果,赵构不得不把岳飞当成潜在的敌人,至少不是自己人。

二是兵权太大。这也是岳飞屡次申请北伐,都被拒绝的原因。

赵构认为岳飞最大的作用是防守,而岳飞却一心进攻,还把朝廷的军队称为“岳家军”,这就让赵构感觉很不舒服。

岳家军有10万人之众,威震天下,是帝国最强的武装部队。这样一支军队,对岳飞太过忠诚的话,不能不让赵构担心。

还有,岳飞忠心报国,正义感太强,自然会蔑视所谓的“规矩”和“潜规则”。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当时赵构因为自己没有儿子,选择立太祖的后裔赵眘当太子。

这时候,金国跳了出来,说可以把钦宗的儿子送一个回来,做太子。

岳飞对赵眘的人品非常看好,就想上书建议拒绝金人的提议。

一个叫薛弼的文臣,就劝他别捅马蜂窝,武臣干政是非常犯忌讳的事,而且还关系到立储,非同小可,但岳飞还是坚持上书。

宋高宗看了岳飞上书之后,果然怒不可遏,当面训斥岳飞不得干政。这还不解气,又派了宰相赵鼎责备岳飞。

岳飞觉得很冤枉,但宋高宗就认为岳飞居心不轨,想做当年的董卓、曹操,手里握有重兵,就想挟持天子,想让谁当皇帝就让谁当皇帝。

再加上秦桧等一帮人煽风点火,赵构越来越提防岳飞,也自毁了南宋收复失地的希望。

在这本书里,作者黄朴民先生说:“历史不定义什么,你可以从中寻求自己的定义。”

《历史的第三种读法》,这本书里还谈论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比如越王勾践、王莽、隋文帝、李广。

作者说,读者可以认同他的想法,或者批评他的臆断。他的目标是,启发我们在熟悉的历史中间,得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仅得知,而且得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