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破损严重总兵奏请朝廷修缮,康熙帝断然拒绝,其原因令人感慨

文/格瓦拉同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最大的安全隐患往往来自于北方,如何有效地抵御漠北游牧民族的侵扰,进而完成对他们的征服,一直都是困扰中原王朝的永恒难题。战国以前,先民几乎是靠血肉之躯来抵御入侵,直到秦、赵、燕三国修筑北方长城后,局面才有了积极的改观。等到秦始皇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将三国长城连为一体后,对北方的防御才正式进入到相对稳固有效的“长城时代”。

明长城形势图

从秦至明,统治中原的十多个朝代,除了元朝外,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尤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庞大。明朝在修建“外边”长城的同时,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东西绵延万里,有九座极重要的边镇(“九边”)和无数的堡垒,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其防御功能依然不尽如人意。

所以等到康熙帝在位时,有鉴于长城的功效极为有限,便“反其道而行之”,对漠北民族(即漠北蒙古,或称喀尔喀蒙古)的态度由抵御改为招抚,期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实现这个愿望,康熙帝采取“和亲”与军事威胁、“双管齐下”的策略,终于成功地降服漠北蒙古。

“多伦会盟”前清朝疆域图

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皇帝亲自巡视漠北,并与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蒙古王公贵族在多伦诺尔会盟,最终达成约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废除喀尔喀三部旧有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并实行盟旗制度(见《清圣祖实录》)。

“多伦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三部归顺清朝,漠北地区自此再度归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对于这次会盟的结果,康熙帝兴奋异常地说道:“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又言:“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引文同上),言下之意,使漠北蒙古取代长城,成为清朝在北疆新的“屏障”。

今日的古北口长城

然而漠北民族在历史上叛服不定,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似乎又不能完全抛弃,在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加以修缮、稳固。所以就在“多伦会盟”前后,镇守古北口的总兵蔡元便以所辖区域长城损坏严重为由,向朝廷“请行修筑”。奏请交由廷议讨论时,大臣们多表示同意,唯有康熙帝断然拒绝。

按照皇帝的意见,自从秦朝修筑长城起,虽历经汉、唐、宋、明诸朝修缮加固,但无一例外都不能禁绝边患。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与明朝作战期间,也是屡屡攻破长城关隘、长驱直入,几乎没遭遇到像样的抵抗。可见守国之道,在于修德安民,只要百姓能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才会诚心地报效国家,而边疆局势自然便会稳定下来,这就是“众志成城”的道理。

康熙帝断然拒绝修缮长城

康熙帝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朕曾多次巡视古北、喜峰口一带,发现那里的长城年久失修,损坏之处甚多,若一概加以修缮、稳固,必将耗费大量的财力、民力,势必加重百姓的负担。况且长城绵延数千里,如果处处加以防守,那么将需要多少兵丁才能满足?况且,朕新收漠北,正欲使其成为北疆藩篱,如今再修筑长城,岂非多此一举?”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引文同上。

柳条边示意图

果然,自从康熙帝开始,清朝不再修缮长城,而漠北蒙古自始至终都效忠清朝,很好地发挥了屏障的作用,使得北方边患在沙俄大肆入侵之前,得到极大的缓解。然而清朝虽然没有修缮长城,但为了阻止汉人进入内蒙古、东北等地,竟在内地修建壕沟,大建“柳条边”(因沿壕植柳而得名),将防御的重点由对外转向对内,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史料来源:《清圣祖实录》、《清史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