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何对《汉书》情有独钟

《汉书》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为东汉班固所著,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鉴于武帝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止于武帝太初年间,太初以后便无法记录,而后人虽为缀续,但不足以踵继《史记》,于是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汉书》。《汉书》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献,特别是其中富丽典雅的文风,对后世的读书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古时,很多人对《汉书》情有独钟,留下不少读书佳话,甚至有不识字的人也爱“读”《汉书》。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他是羯族人,好骑射,壮健有胆力,早年被卖为奴隶,后与人聚众起义,成为后赵的开国之君。《晋书》记载,他平素喜爱文学,行军打仗间经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一次他命人读《汉书》,当读到郦食其劝刘邦复立六国后裔时,大惊道:“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别看石勒大字不识几个,但他对《汉书》有着很高的悟性,非寻常人可及。

此外,爱读《汉书》的皇帝还有清代的咸丰帝。据清代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吴县文人冯桂芬,在咸丰朝时以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一日,咸丰帝询问他近日读何书,冯桂芬以《汉书》作答,正巧咸丰帝也在读《汉书》,刚读到《匡衡传》,就问冯桂芬,其中的“说诗解颐”是怎么回事?其实冯桂芬当时并未读《汉书》,一时回答不上来,露出了马脚。咸丰帝怒其欺骗,立刻降旨让他回原籍,读《汉书》三年再来供职。于是,冯桂芬只好回家,闲暇中翻翻《汉书》。待期满入京,抱着侥幸心理的他心想皇上日理万机,恐怕早已经忘记了当年旧事。然而,皇帝召见他之后,忽然发问:“你不是奉旨读《汉书》吗?那么党锢之狱,你能列举其中的所有人吗?”冯桂芬惊恐万状,勉强答道:“臣所读者《前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这好像在《后汉书》中,还未来得及读。”这下更惹恼了咸丰帝,命其再回家读三年《后汉书》。就这样,受到皇帝两番严厉斥责的冯桂芬,回家后发奋读《汉书》,并从中探究经邦济世之学,最终成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

除了帝王,历史上喜欢读《汉书》的著名人物也不在少数。李密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他早年曾在山中隐居读书,常用蒲草垫在黄牛背上,然后骑在上面,将《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卷边走边读。另据《宋史》记载,北宋时与狄青齐名的名将郭逵少年时十分好学,每天怀揣着两张饼子,跑到开封城的一座酒楼上去读《汉书》。饿了就要一壶酒,一边饮酒啃饼,一边读《汉书》,直到日暮西沉才回家。后来郭逵在范仲淹麾下任职,倍受范仲淹赏识,他钻研兵法,善于练兵,成为当世的名将,成就了一番伟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