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以4万人起兵造反,十四爷胤禵佣兵20万,为何不敢造反?

若说王爷造反,最成功的标杆莫过于朱棣,朱棣作为众多藩王之一,能够以一己之力,成功撼动建文帝。朱棣之所以会成功,一方面因为自己占尽天时地利,另一方面建文帝用人失当,心慈手软。其实朱棣起兵时,手里只有4万多兵马就敢造反,然后到了370年之后,清朝雍正帝的弟弟、十四爷、大将军王胤禵手握20万大军,为何不敢起兵“清君侧”呢?

朱棣作为藩王之一,管辖三个护卫军,最多只有2万人,加上他偷偷招兵买马的2万人,一共只有4万人,当时就直接起兵了。后来运气成分,宁王和北方的各个势力纷纷投靠,朱棣才有10万兵马,而此时靖难已经打了3个月了。康熙晚年,西北战乱,朝廷先前派遣的8万兵马因为户部和兵部的联合“钳制”,全军覆没,康熙意识到,只有让十四阿哥胤禵带领20万大军前去西北,方能让户部(八爷派)和兵部(十四爷派)都极力配合。然后不幸的是,康熙没能等到十四爷回来就离世了。

一直韬光养晦的四爷雍正得到了父亲的青睐,成功继位后,立即下至免去胤禵的大将军王之位,让他火速回京奔丧。此时胤禵自知继位无望,大势已去,为何不带着20万兵马挥兵回京呢,按理说他比朱棣当时更有优势。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胤禵面对的局面不清晰,不能贸然举兵。胤禵和朱棣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朱棣亲眼看到周王、湘王等人是如何被贬或被逼死的,他已经注定不能安安稳稳地当一个王爷了。所以朱棣要么举兵造反,拼死一搏,要么等着侄子来把自己贬为庶人。胤禵虽然在西北军中,首先是不知道雍正会如何对待他这个亲弟弟,再加上八爷胤禩被雍正重用(任总理王大臣),因此他还抱有一丝幻想。贸然起兵,不仅会遭到忠于康熙的旧臣的极力反对,弄不好连个王爷都当不上。

第二,胤禵和朱棣的实际权力不同。这实际上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时期的君主集权制度的不同,在明朝,各位藩王除了服从皇帝外,自己还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所以朱棣虽然是建文帝的臣子,但他仍然有2万人是自己的。胤禵作为大将军王,虽然率领20万兵马,其实这些人都是归皇帝节制,一纸诏书将帅就能易主。胤禵能控制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些心腹之人而已,所以胤禵起兵,风险太大了。

第三,朱棣和胤禵的对手不是一个级别的。建文帝虽然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但从历史评价上就能看出,他不仅心慈手软,而且并无韬略,加上身边没有真正的知兵之人,只有一个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罢了。雍正则不同,能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心智极其坚忍,加上十三爷胤祥的辅佐,优势尽显。

第四,胤禵受各方面制约。朱棣有封地,所有的粮草军需都能自给自足,而胤禵空有指挥权,后勤全靠户部和陕甘总督支援。雍正继位,采取的第一招就是让陕甘总督用粮草先制约胤禵,然后派年羹尧持圣旨去接替他的指挥权。也就是说,胤禵的后勤和指挥权,其实都被雍正算计好了,他此时已经不是想不想反的问题,而是没有反的可能了。

综上四点分析,胤禵和朱棣面对的环境、制度和对手都看似类似,其实完全不同。话又说回来,朱棣最后成功成为一代明主,如果胤禵继位,他的作为一定不会超过雍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