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因《水浒传》被丑化,本是个英雄,却被落个小人的形象

在《水浒传》中王禀是个很没用的将军。当梁山汉出现在方腊起义时,王禀故意在童惯的指导下隐藏实力。在梁山击败方腊之后,王禀赶紧向朝廷邀功。在他的花言巧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梁山好汉们没有被重赏,还被朝廷怀疑有反叛的想法。在这本书中,王禀不仅是一位没有才华的军事指挥官,而且性格卑鄙。、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就像叛徒汉奸走狗一样,经常故意对付梁山好汉。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实。历史书中对王禀的描述与《水浒传》的描述截然不同。在历史中,王禀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将军,保家为国。

王禀一辈子都为军队效力。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王禀晋升为齐州观察使者,功勋卓越。三年后压制方腊起义。王禀曾经在很短的时间收复,杭州、漳州、青州等地,《宋史》记载王禀平复方腊的过程,却没有记载宋江等人是参与了战争,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王禀并没有抢宋江等人的功劳。江南评定后,王禀被朝廷调往与辽国的征战,不幸在这次战争中童惯等人的瞎指挥导致宋军打败,还好王禀即时调整才挽回最大损伤。

此后,王禀被派到了重要的北方城市太原,负责对付女真军。在公元1126的第一年,金兵大动作向南,试图摧毁宋朝。屡战屡胜的金军,在太原受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忠诚捍卫太原太守王禀视死如归,决定要与金兵硬磕到底。金兵来势汹汹,先后使用攻城器械、可是在王禀的指挥下,军民齐心合力击退了金军的攻击。

王禀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些誓死保卫这片土地的人,却已经被朝廷抛弃。在被金军围剿时,宋庭向王禀发出消息,向金兵投降。听到这个消息后王禀非常愤怒,抗旨继续坚守太原。防金兵南下。

最后在九个月后,粮草已完,兵亡殆尽,在最后一刻,身负重伤的王禀与自己的儿子投井自尽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抗金英雄,却被小说写的如此小人,可真是让人可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