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最爱的女人是谁?咸丰帝是昏君吗?咸丰帝轶事

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有些钟爱六皇子奕䜣的,据传闻道光帝甚至动了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但我们看最后结局,仍然是奕詝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而在史书记载中,咸丰帝不仅没有奕?更有才能,甚至还身体有缺陷,是个瘸子。这就很让人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道光帝会放弃身体健康的奕?,进而选择奕詝呢?从两人的能力来说,也是奕?大于奕詝啊,对于现在颓废的清王朝,难道不该让更有才能的奕?继承皇位吗?小编总结了一下,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而不是奕?,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从长有排序上来说,那个时候的道光帝已经连丧三子,为皇四子的奕詝是实际上的长子,再加上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那么从身份上来说,奕詝是实实在在的嫡长子。中国历来都有立嫡长的传统,而且道光帝自己也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册立储君的视乎,道光很有可能考虑了这一点。再加上咸丰帝本人,也素来又贤德之名,因此立其为君,也能想通。

有一个好老师。杜受田作为咸丰帝的老师,对于他的登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受田的指导,成了他被指定为继承人的重要助力。一次狩猎,杜受田告知咸丰,让他在此场狩猎中,约束手下门人,不发一枪一失。道光帝见他毫无收获,心中奇怪,便诏他上前问话。对于道光帝的询问,咸丰帝答曰:“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还有一次道光帝重病,杜受田再三叮嘱他,若是道光言其老病恐不久于人世,该如何安邦治国时,不用高谈阔论,只需:“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这两次面授机宜,也成为了咸丰帝最终能登上皇位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咸丰帝的生母,孝全皇后。孝全皇后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人,可惜去世的比较早,因此道光帝对于她有着很深的追念之情。最终决定立咸丰为储,很有可能是因为孝全这一方面的原因,道光帝为了报答早逝妻子之意。

道光帝晚年的时候,执政作风越发保守。而咸丰帝谨慎为政的行为,正合道光帝之意,一脉相承。

咸丰帝是一个悲剧皇帝,他刚刚继位不久,便爆发了清朝晚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起义后的两年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于一八五三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国。咸丰帝正焦急于镇压农民起义,但悲剧的是这同时,外国列强也对清朝作战。英法两国于1856年,宣布对华征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就算了,俄国抓住时机,竟然趁火打劫,蚕食中国领土。陷于三线征战,清朝颓废的兵士军力,如何能成功镇压内乱御敌于外。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咸丰帝妥协求和,同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一起在史书中留下声名。

咸丰帝是一个好色的皇帝,面对国内国外严峻的形式,咸丰不思如何能挽救颓势,反而在这种情况下躲避现实,沉迷酒色肉欲中。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下令挑选秀女入宫。他尤其宠爱其中一个名叶赫那拉·玉兰的姑娘。这位叶赫那拉氏,就是日后极富盛名的慈禧太后。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

咸丰帝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一味躲避现实,毫无一国之君的气度。1860年,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皇帝慌忙携带皇后和那拉氏、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多人,逃往热河避署山庄。在北京被攻破,圆明园被一把火烧毁之后,咸丰帝想的也是求和妥协。他派恭亲王奕炘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但是他仍然不敢回京,迟迟不肯动身。一国之君,竟被逼至此,想想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面对国破家亡,从未想过讨,而是以命抵在自己的疆土之上。而咸丰竟软弱至此,可悲可叹。风流皇帝一生醉心肉欲,沉迷于酒色之中,实际上他的后宫妃嫔,却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多。咸丰帝一生共有两位妻子,还有一位是因为生了其独子同治帝,而登太后位的,这位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咸丰帝的原配妻子为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萨克达氏,萨克达氏是咸丰帝为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二十七年,清宣宗道光帝将此女指给咸丰,第二年赐册为皇子福晋。其父为太仆寺少卿、赠三等承恩公富泰,道光二十九年时去世,死时没有子女。等咸丰登帝之后,被咸丰帝诏追封为皇后。《清史稿列传一 后妃》:“文宗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文宗为皇子,道光二十七年,宣宗册后为嫡福晋。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薨,文宗即位,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旋葬定陵,上谥。光绪、宣统屡加谥,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初时其棺椁被安放于田村,同治元年移静安庄,后与咸丰帝合葬定陵,升祔太庙。经后世光绪、宣统皇帝累加后,最终谥号为: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咸丰帝的第二位皇后,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钮祜禄氏。这就是与慈禧并尊为东西两宫太后的慈安太后,其父为广西右江道、累赠三等承恩公穆扬阿,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选秀入宫,初封贞嫔,同年被晋为贞贵妃,到了这年六月,便晋为皇后,十月直接进行皇后册礼,其嫔妃位册封典礼均为举行。慈安太后当皇后的时候,年仅十六岁。后来咸丰帝驾崩,同治皇帝继位,被尊为皇太后。同治皇帝登基后,与慈禧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时人称为东太后,慈禧为西太后。同治七年慈安太后身体不豫,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五岁。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定陵东之普祥峪,曰定东陵,升祔太庙。经后世累谥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叶赫纳喇氏,在咸丰帝时期,并没有登皇后位,而是在咸丰帝去世后,因为独子同治皇帝,而母以子贵,尊为皇太后。与咸丰帝时期的皇后钮祜禄氏,并称为东西两宫太后。其父为带印脱逃革职、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赠三等承恩公徽征,咸丰元年选秀入宫。初封为懿贵人,咸丰四年晋为懿嫔,六年生皇长子,晋懿妃,七年晋懿贵妃。所以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时期,只为贵妃。而当咸丰帝死后,其子继位,与孝贞显皇后一起垂帘听政。同治元年,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这位皇太后的生平,想来多少都听说过一二,在此小编便不一一赘述。只说她在后来慈安太后死后,独自垂帘听政,说是同治帝亲政,实际慈禧掌握大权。在同治死后,又从宗族过继,继续她的女皇生涯。

咸丰帝后妃列表

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萨克达氏

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钮祜禄氏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叶赫纳喇氏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主事庆海之女。初赐号为丽贵人,咸丰四年,封丽嫔,五年晋丽妃,生皇女荣安固伦公主。十一年尊为皇考丽皇贵妃,谥曰庄静皇贵妃。

端恪皇贵妃佟佳氏,咸丰八年册为祺嫔。谥曰端恪皇贵妃。

婉贵妃索绰络氏,左都御史奎照之女。初赐号为婉贵人,咸丰四年封婉嫔,光绪二十年。

玫贵妃徐佳氏,领催诚意之女。初入宫号玫常在,赐号为玫贵人,咸丰五年,降为玫常在。五月降徐官女子。五月又封玫常在。后晋玫贵人。咸丰八年二月,生皇二子赠悯郡王,封玫嫔。

璷妃,咸丰六年赐号为璷贵人

吉妃王氏,正黄旗维翰佐领下园户清远之女,咸丰八年赐号为吉贵人。

禧妃察哈喇氏,咸丰九年为禧贵人。

庆妃张氏,咸丰九年赐号庆贵人。

云嫔武佳氏,咸丰初赐号为云贵人,二年封云嫔,五年卒。

容嫔伊尔根觉罗氏,咸丰三年为容常在,后赐号为容贵人。

璹嫔 那拉氏,咸丰时赐号为璹贵人。

玉嫔那拉氏,咸丰时赐号为玉贵人。

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咸丰初赐号为英贵人。二年封英嫔,三年降为伊贵人,五年降为伊常在,复降为伊答应,六年封玶常在,七月十五日卒。

咸丰帝一生之中,拥有三位皇后和诸多嫔妃。三位皇后分别为: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萨克达氏,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钮祜禄氏,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叶赫纳喇氏。嫔妃分别为: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端恪皇贵妃佟佳氏,婉贵妃索绰络氏,玫贵妃徐佳氏,璷妃,吉妃王氏,禧妃察哈喇氏,庆妃张氏,云嫔武佳氏,容嫔伊尔根觉罗氏,璹嫔那拉氏,玉嫔那拉氏,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以上的这些妃子,也只是登记在册的,在他一生这么多的女人中,哪个是他最爱的那个人之一呢?

最具盛名的就是庄静皇贵妃,也就是丽妃。民间一直流传着,咸丰帝最爱的便是这位他他拉氏。他他拉氏比咸丰帝小6岁,生于公元1837年,于咸丰元年入宫候选。庄静皇贵妃选秀的时候,是和叶赫拉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一起入的宫。两人一同被选中,他他拉氏后来被封为了丽贵人。

一起入宫,这使得两个人有了特别的联系。在后来我们说到丽妃,也就是庄静皇贵妃,时常与慈禧太后捆绑在一起。这二人一同入宫,先后晋位,一直平起平坐。看到这儿,大家可能已经脑补了一出宫斗大戏了。慈禧太后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想来与她一直平起平坐的丽妃,应该是她后宫的大敌。在现今的电视剧中,以及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慈禧太后因为咸丰帝宠爱丽妃,嫉妒成性,而加害丽妃的画面。

但实际上事实并不是如此,丽妃身体虚弱,常常生病,根本不可能给慈禧太后构成威胁,因此慈禧太后实际上与丽妃关系很好。

咸丰皇帝的后代很少,只有1个女儿和2个儿子,他唯一的女儿就是由庄静皇贵妃所生。咸丰皇帝的女儿出生的年份是1855年,那时庄静皇贵妃18岁,她诞下了咸丰皇帝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后令咸丰皇帝很开心,封她为丽妃。

1890年的时候,虚弱的丽妃去世,她的去世给了咸丰帝很大的打击。她去世后依照祖制,被埋葬于定陵妃园寝,在园中也有其他的妃子,但是她的位置最尊贵,由此可以看出咸丰皇帝对她的喜爱程度。

另一种说法,则是慈安太后才是咸丰帝最爱的女人。咸丰帝去世之前,专门给慈安太后留下后路。因为他知道慈禧太后的心机,生怕慈禧太后凭借儿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慈安太后不利。临死之前嘱咐他,一定要好好保存这一谕旨,在慈禧太后对其有威胁的时候,拿出来。可惜的是慈安太后在慈禧太后的假面下,选择了相信她,放松了警惕。甚至到最后的时候,还销毁了那道谕旨。这之后不久慈安太后就不久于人世了,这也使得后世之人,一直猜测慈安太后之死,是慈禧太后的阴谋。

传闻咸丰帝是一个瘸子,走路都不平稳。所以他上位之后,便要求大臣们上朝之后,每日先走。等大臣们都走了之后,他才离开。可是有一次他着急,忘了这么一件事,抢先大臣离开,这个秘密才得以被世人所知。

对于咸丰帝是否是一个昏君,不在那一个时代的人,虽然没有资格评价。但是只从史料中,可以知道,至少咸丰帝的所作所为的确担得起昏君之名。面对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的入侵,咸丰帝软弱无能,最终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沉迷女色,没有一国之君的姿态。虽然不知道他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也无力,至少他表现的就是一个昏君的姿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