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有的翻译人生:文章合为时而著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罗群

手捧获奖证书的刘德有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卢旭 摄

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颁奖仪式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卢旭 摄

11月19日,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京举行,中国翻译界最高荣誉——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在会上颁出,原文化部老领导、日语翻译家刘德有获奖。

刘德有1949年参加工作,曾担任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中国媒体单位驻日本记者,任期长达15年。1978年回国后,他一边继续翻译实践,一边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刘德有说,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息息相关,刘德有的翻译人生,也正是中国从筚路蓝缕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给国家领导人当翻译

1952年冬天,刘德有从辽宁大连调来北京,在《人民中国》杂志社工作,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刘德有回忆,他刚参加工作时翻译了《停止在朝鲜进行屠杀》《前进吧,祖国》两篇稿件,反复修改打磨曾令他一度受挫,却也受益一生。“我一直认为,《人民中国》杂志社是我提高日语和翻译能力的一所大学校。”刘德有说。

在这所“大学校”里,刘德有的能力突飞猛进。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刘德有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口译,这些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给毛主席、周总理做口译,每次都很紧张,他们思想深邃、高瞻远瞩,是我无法企及的。”刘德有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电影导演代表团,交流中谈到了1920年代红极一时的上海名伶阮玲玉,刘德有对此不熟悉,翻译就“卡了壳”。会见结束,周恩来总理在刘德有的笔记本上用铅笔写下“阮玲玉”三个字,并嘱咐他要多了解历史,要了解方方面面的历史。“这个本子我珍藏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感到一股力量在鼓励我、鞭策我。”刘德有说。

翻译是实践的科学

刘德有翻译过包括政论和文学作品等在内的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通过大量实践,他摸索到一些日语译为汉语的规律。“如何做到既尊重日文原文,又让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需要思考和实践。”刘德有说,日语的句子一般比较长,翻译时可以适当把句子切开、调整顺序,比如将日语“日本民族生存的道路,不是这条道路”译作“这条道路并不是日本民族生存的道路”。此外,还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将日语“以很快的速度变化着的形势”译作“瞬息万变的形势”。在翻译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山芋粥》时,考虑到小说描写的是日本平安时期即日本古代,其人物对话也带有那一时期的特点,刘德有的译文也没有完全用现代汉语,而是采用了半文半白的形式。

除了从事翻译,刘德有还以日语写作了学术著作《日本语与中国语》等,并以日语进行散文创作,在杂志上连载,受到读者好评。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开始出现,而刘德有则是通过多年的翻译、写作实践,逐步认识到了翻译的本质。“一般人认为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思维的转换,但我认为,翻译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刘德友说,“在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我认为理论固然重要,可以指导实践,但翻译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科学,执着于用玄而又玄的术语、理论来解释翻译,未必有多少实用价值。”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在刘德有的职业生涯中,除了耕耘在翻译实践一线,大约有30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从来不是自我封闭的产物,而是通过广泛的交流融合产生的。”刘德有说。

在多年的工作中,刘德有深感文化的互相影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吸收、引进外来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分析、鉴别、咀嚼、消化,他生动地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我们喝牛奶是为了变得强壮,而不是为了变成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也愈显重要,刘德有认为,要想在这一形势下赢得主动,就不仅要善于“引进”,而且要善于“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既要包括传统文化,也要包括现代文化。“跨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过好翻译关。”刘德有表示,培养翻译人才、提高翻译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自律能力,开展沟通心灵的对外文化交流,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光荣的事业。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里获得荣誉,我觉得格外有意义,我愿继续为中国的翻译、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以及青年一代的培养,尽一份微薄之力。”刘德有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