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无诗,萨都剌横空出世——读《送人之浙东》: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

萨都剌元代诗人、书法家、画家,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一说回族,曾做官。其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为文雄健,诗笔清丽,长于抒情,著有《天锡词》。

元朝被后代诗论家称之为“一代无诗”,而萨都剌的出现恰似在这个诗的荒漠中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叩响了诗坛的沉寂。

《萨都剌》

萨都剌,生性豪迈、耿直,倜傥不拘,他的文学作品也像他的为人一样,奔放洒脱,不以声律、文字自束,别有一种峭拔清健的风格。这首五言诗正是他说一篇代表作品。

萨都剌诗

首联“我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起笔看似寻常,每句都明白如话,略无雕饰,但在格律、声韵、意韵颇为讲究的律诗中,这种明白坦易的写法已颇为不寻常。

初览这两句诗,读者似乎已隐约感觉到,这平凡语句中暗含着某种不平凡的气势,这气势就潜蓄在下边的诗句中,呼之奔腾欲出。

萨都剌画像

然而,诗人在第二联中却引而不发,出乎读者意料地转而抒写了知友之间两地悬隔,而又文脉相通的分别后的动人情境。

第二联“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作者要北上京口,而友人却要下浙东,在此后南北两地的无数个风雨之夜里,诗人只能倚靠着船窗,细数着洒满江天的星辰,默默地为友人祈祷。

《歌太平》

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正像这孤帆远去的小舟一样,漂流不系,居无定止。诗人那本已染上岁月风霜的颜华,也会变得更加苍老。

这里的“关河”并非指某一处地方,而是形容山川阻隔,两地相去遥远。

《雁门集》

第五、六两句“出江吴水尽,接岸楚山稠”,极写友人去处之偏僻,既有知友之间相见无期的痛苦感受,又有对重逢的渴望。

“吴水”、“楚山”,既指明地点又有象征的喻意。远出天际,一望无边的吴水,恰似诗人心中那悠长绵渺的离思;而连绵深窈的楚山,又可以看作“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萨都剌书法

对句的一个“接”字,通过诗人的想象逼真地描绘出了友人到目的地时那种陌生、突兀的感觉。

到这里为止,这首诗仍通过时空的转换、交错,从“诗人”、“友人”,“此时”、“彼时”,“这里”、“那里”等不同的角度,极写离情之深婉。

但最后两句收尾,却是出乎读者的意料:“明日相思处,唯登北固楼”。

《萨都剌》

“北固楼”是京口一带的名胜,古来许多仁人志士在这里抒写壮志豪情,寄托远大抱负,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就曾在这里写下不朽篇章。

登北固楼而怀念远方的友人,既不乏缠绵深渺的离情别绪,又能不为单纯的离愁所累,衬出诗人别有一番超脱、高旷的情怀。

《萨都剌诗选注》

在这里,诗人不屑于作小儿女之态,而以共同的精神境界,共同的胸襟抱负,与友人相互期勉,使这首哀婉的篇章,平添了一种放旷的色彩。

《萨都剌生平及著作实证研究》

这两句诗与前面几句联系起来,看上去似乎有些突兀,不太自然,但实际上,这种意念的转折与开篇呼应,收束得当,全诗在这抑扬顿挫中自然形成一种奔放、流转的格局,通体流畅。

《萨都剌考》

南朝文人江淹在其《别赋》中写:“黯然销魂者,憔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墨客因为怅别知己,书写下凄凉怆恻、哀怨动人的篇章,用“黯然”一词来概括,是再恰当不过了。

《萨都剌诗选》

需要留意的是,同样以送别友人为题材,萨都剌的这首诗却能够一改自古以来的文人习气,在送别的怅惆中又不失洒脱利落的风致,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元代·萨都剌《送人之浙东》:我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出江吴水尽,接岸楚山稠。明日相思处,唯登北固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