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郑燮创作出六分半书?知道答案的你可能会不相信

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自幼随父亲在私塾读书,年轻时曾到仪征设馆教书,同时卖画于扬州。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成进士,乾隆七年(1742)任山东范县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调潍县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冬天因为得罪上司而被罢官。此后即再次到扬州卖画,其间曾到杭州、湖州、绍兴等地游历。郑燮出身在一个衰落的书香之家,从小勤于读书且性格鲠直不阿。当官后能够关心民众疾苦,做了不少对百姓有益的事。这自然得罪了一些豪门富商,被罢官也是必然的。其一腔抱负和才气最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施展,只能寄托在书画诗文之中,因而成为清代书坛上最有个性和真情的书法家。

兴化在清代是一个河网纵横、洲渚错落的水乡,与扬州等城市相比,经济虽不发达,但风景优美,生活平静。郑燮生长在这里,从小养成善于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艺术性格。他年轻时,在读书之余,便已开始学做诗词和画竹,三十多岁时就开始在扬州卖画,六十岁丢官后遂再来扬州。其诗清新纯朴,晓畅如白话,皆记况写实,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画则自出机杼,不落窠白,题材以竹、兰最多,尤重风骨。至于书法,更是出规人矩,融篆、隶、楷、行各体于-炉,技巧熟练,面目奇异,在当时江南一带即大受推崇。所作既多,流传亦极广,然仿效者众,流传至今,真赝相杂。

作为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文人,郑燮自幼习书,在楷书方面具有精的功力。其楷书学欧阳询,用笔匀净秀劲结体端庄紧密小楷龙工整,谨如“馆阁体” 但郑燮天性是一 个思想活跃,有自我标准而不愿受苦的人,于书法亦然,曾有诗句云:“绳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因而在考中进士以后就不再写整齐拘谨的楷书,而是从自己的性情出发,转向对个人风格的探求和表现了。乾隆十七年(1752)所撰写的《城隍庙碑记》是其楷书的代表作,已经打破平正方严、开始出现欹侧结体和伸展撇捺的特征。中年以后,卖画扬州,与外界书画家交往增多,眼界也逐渐开阔,郑燮开始在书法上扩展取法来源,于宋代苏轼、黄庭坚两家得力尤多。郑燮自称:与郑燮关系密切的同乡好友李觶曾拜高其佩为师,其受高氏影响学苏轼,大概由此而来。他又能写隶书,受时风影响,气息近于郑簠,但所作不多。其在隶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在于融合隶楷特点,创造出骇世惊俗的“六分半书”。关于“六分半书”的名称,世人解说不一,多数认为是取汉隶(八分书)之六分半,其余一分半为篆、楷、草体。然而郑燮自己只是说:由此看出,郑燮在书法上的刻意新奇,最初只是有感于当时帖学积弊带来的靡弱雷同,欲回避风气而有意矫枉过正以警后学。其风格的组成来源大致如其所述,所谓“六分半”,亦应当从郑燮的机智与玩世态度去理解,不必刻舟求剑,强分比例。

在郑燮成熟的作品中可以感到:敦厚粗壮多承苏轼之貌,尤其是点、横喜用顿笔,转折处以偃笔翻过,纯是苏法;撇、捺及长横斜昂取势,间用提按战抖,沉着中时见飘飘欲飞之趣,学黄庭坚而善化用;至于隶书的融入,除字形方扁和横笔、捺脚多有波磔挑剔以外,许多字的结构都采用篆、隶写法,以显古拙不俗。作为画家,郑燮还将绘画中的意趣和修养运用到书法中来,有时下笔如写竹画兰。在章法布局上,更是充分夸张字形的形态和重心变化,体现出绘画般的轻重、疏密等对比效果。虽是信笔挥洒,随机应变,看上去却如天花乱坠落落自然。这种掺杂不同书体、突破书画审美范畴界限的做法,典型地反映了郑燮愤世嫉俗和怀才不遇的孤峭情怀,同时展现出其敏锐过人的才华和不谐时俗的胆魄。

晚年再次到扬州后,郑燮的书法进步走向极端和夸张。扬州在当时虽然文人荟萃,艺术繁荣,但出钱收买字画的都是盐商富贾。在这些人眼中,郑燮之辈首先是狂怪落魄的畸人,收买其作品也是着眼于奇和怪。为迎合买方的欣赏口味和心理,书画家在创作中有时不得不故意示人以新奇怪诞。

因此,郑燮晚年的书法有一些牵强的夸张和矫情之处。当然,亦有不少是逢场应酬和玩世不恭的游戏之举。尽管如此,郑燮的“六分半书”及其所表现出的那种*嬉笑怒骂,涉笔成趣”的才情,总是其特殊人格的忠实折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