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包公祠

这一片明净的湖泊就是包公湖,相传千年前的开封府就埋在这片湖面的九米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纪念当年执掌开封府的包公,也为了发展旅游,当地政府在湖畔建起了仿古的包公祠和开封府。

仿古壁照

仿开封府

“包龙图打坐开封府”这一句唱词,在中国家喻户晓。其实,除包公之外,宋代开封府尹有183位,其中有名的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为什么只有包公的名字妇孺皆知,有口皆碑,如此深入民心,赢得后人世世代代传唱和尊敬呢?

包公名拯,字希仁,庐州(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史、枢密副使,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孝肃公”。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

孝肃公的“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但包公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不肯离乡,直到二十六岁结婚后,留下妻子照料父母,才赴京赶考。二十八岁中进士,仍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辞官不做(这是千百年来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父母亡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九岁才开始做官。

所谓“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

包公初做官时,曾写下一首言志五言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公在其任职期间:铁面无私、执法严明,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自宋代以后,包公就以清官的形象根植于民众心中,围绕他无数真实的、虚构的、期盼的故事,在民间代代流传。为什么关于包公的故事,会在民间流传千年,经久不衰?那就是,自古以来清官太少,百姓盼望清官,而包公的清官形象就显得弥足珍贵。

喊冤

告状

就在我们观看每天开封府升堂的例行表演时,一件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而又发人深省的事发生了。

包公打道升堂,秦香莲拦轿喊冤,正当秦香莲跪地告状时;围观的群众中有一名年轻妇女冲过隔离线,跑到包公面前,径直跪下磕头喊冤。演包公和秦香莲的演员都楞住了,呆在原地。观众莫名奇妙不知发生何事,都向前涌去。过了一会儿,一名保安进场把妇女拉走……。

我不是记者,没有敏锐捕捉镜头的能力,当我拿出已经关上的录相机开始录像时,只在录相机中摄入了妇女被推走时的零星画面。

被推走的妇女可以看出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难道她不知道这是在表演,这是在娱乐?她为什么会采取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呢?她是不是真的有冤无处伸,到这里来发泄,从而引起关注,寻求帮助呢?

离开开封很久了,这些问号,这个妇女下跪的场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不能散去……。

喊冤的妇女被拉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