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拜占庭帝国采用军区制军政合一,导致尾大不掉

这次我们来说: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对拜占庭国运走势的影响。

我们前面讲过,拜占庭和中世纪同时期的西欧有很大区别。在西欧还是一个个封建小邦国,国王和地方领主分享权力的时候,拜占庭已经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在国家权力等级当中,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单从这一点看,和中国古代还真有点像。但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的话,拜占庭和中国整体的权力架构可就不一样了。

我们中国在隋唐以后实行了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地方官员,变相上收了世家大族的权力,大大降低了封建割据的可能性。也正是在科举制的改造下,官僚体系、文官治国成为了后来的主要基调。我国作为一个整体,也慢慢从秦汉时代的尚武精神,转变为后来宋明以后的文人气质。

但拜占庭能不能走这条路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我国古代的地理决定我们三面没有强敌,唯一的威胁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拜占庭恰恰相反,它的四周都是强敌,并且还不止一个。如果按照文人气质打造这个国家,面对四面八方、接连不断的外敌入侵,它可能早就灭亡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拜占庭确实没有走文人治国这条路,它构建的是一种叫做“军区制”的权力体系。

什么是军区制呢?这是一种军政合一的体制。也就是由军人将领统辖地方行政单位,掌握军事、行政、税收等等权力,这种行政单位叫做“塞马州”,州的长官是由皇帝直接指派的。而在州的下面,对应到我们中文的翻译,还有师、团、旗、县等等层级。你看,这些名字是不是军事味道很重?

当然,这种军区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随着拜占庭内外形势的变化逐步产生的,直到七世纪初,著名的皇帝希拉克略才把它作为制度正式固定下来。在希拉克略以前,拜占庭总体上是内忧大于外患,内部权力争夺比较严重,所以当时采取的是大区总督制。这种大区总督制的核心,就是由中央派驻总督到地方管理行政权和司法权,目的是军政分离,防止地方割据。

但是到了希拉克略继任的时候,拜占庭的外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帝国的北部遭到游牧民族的进犯,另一方面,在东部和南部,是老对手波斯帝国的入侵,并且,这两股力量暗中取得了联系,组成了联军从不同方向夹击拜占庭。最危急的时刻,他们甚至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以至于希拉克略甚至开始考虑战略转移,把首都迁到非洲。不过希拉克略毕竟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出生在一个军事家庭,勇猛刚毅是他骨子里的性格。终于,他与当时西突厥的可汗达成同盟,率领大军,并带上怀孕的妻子,用破釜沉舟的势头一举深入敌军,用六年的时间,彻底击溃了波斯和游牧部落的进攻。

经过这次战争,希拉克略对帝国权力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他意识到: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原来防止地方割据的大区总督制已经过时了,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行政权和军事权的相互掣肘,降低军队调集效率。因此,他把现有的军队和将领进行整编,把重要将领分派到地方,统领军事和行政大权,也就形成了我们刚才说的军政合一的军区制。

这个军区制,原本是为了应付外敌入侵的临时措施,但在希拉克略死后,帝国又不断出现新的威胁。南方有新兴的阿拉伯人,北部有逐步蚕食的斯拉夫人,而被打败的波斯帝国,也有卷土重来的势头。所以慢慢的,这项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就成了一项固定体制,一直延续到拜占庭的末期。

客观地看,军区制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拜占庭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加强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保障了贸易的顺利进行,也间接增强了帝国的经济实力,把拜占庭引向了黄金时代。但凡事总有两面性,由于军区制的产生是为了应对外敌入侵,因此中央必然会依靠边疆地区的军事贵族,所以,也造成了地方世袭军事贵族的产生。

到了帝国后期,地方军事贵族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导致地方上征兵都出现了困难,只能依靠大量出价昂贵又没有什么忠诚度的外国雇佣兵。在这个时候,原本为了增强军事实力的军区制已经背离了初衷,而伴随着前面所说,经济主权的丧失,帝国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总结一下:早期为了防止出现地方割据,拜占庭采取的是大区总督制,军政权分离;到了中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帝国采取了军区制实行军政合一。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军事实力的上升,海权的保障,带动了贸易的繁荣,但地方长期高度集权,又反过来造成了地方割据。拜占庭的权力结构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而这个时候,帝国也慢慢开始走向衰落。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