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有一个“仁义”之鬼,他品格高尚,受人尊敬

在神话传说中,人死后变为鬼,所以人们觉得鬼是不祥的,它代表着死亡。因此,在各种传说或者文学作品中,鬼通常以可怕、恐怖的形象出现。久而久之,人对鬼就形成了固有的印象,只要是鬼,那必然是邪恶的、不祥的。但是在《聊斋志异》中有个故事,里面一个叫“王六郎”的鬼,却颠覆了人们固有的印象。故事里的王六郎颇有仁慈之心,是个“仁义”之鬼。而且因其品格高尚,非常受人尊敬。

王六郎是被淹死后变成鬼的,也就是通常说的“水鬼”。在聊斋中,水鬼是很悲苦的,要想投胎轮回,必须得等另一个人淹死,自己才能解脱。可是这样的事岂能常有?所以王六郎只能在孤寂寒冷的水中,等待自己的解脱之日。不过让王六郎欣慰的是,有个渔人能经常陪他聊天解闷。这渔人先前并不认识王六郎,只不过渔人每次打鱼之时,都先向河中祭奠一杯水酒,慰藉河中那些可怜的亡灵。而王六郎感其恩义,每逢渔夫打鱼,都想办法驱赶鱼群,让这渔夫满载而归。一来二去,两人相知相识,最后竟结为“金兰”之好。

也因两人皆是有情有义之辈,换作那薄凉之人,岂能有这份情谊?人之怕鬼,避之唯嫌不及,又怎能义结金兰?而王六郎若不是仁义之人,那渔人岂不早成了“替死鬼”?人鬼殊途,各自有类,王六郎本是已死之人,只为一份尊敬、理解之情,就以自身孤苦为代价偿还,实在是让人敬佩,试问哪里还能寻找如此之鬼?

而随后发生的事,更显出王六郎的“仁义”之心。俗话说上天自有定数,王六郎多年受那孤苦之痛,终于也有了出头之日。王六郎得道消息,明日有一妇女将落水而亡,这便是代替他的“替死鬼”。面对如此“喜事”,渔人也为六郎高兴,于是置酒为六郎庆贺。可是两人喝酒时,渔夫发现六郎面有犹色,问其原因,六郎只是不答。渔夫觉得他这是即将分别,有不舍之意。谁知并不是如此,第二天,他才弄清楚六郎到底为了什么而郁郁不欢。

原来六郎在这妇女落水之时,救了这妇女的性命。这让渔夫很是不理解,这是上天安排,命数如此,又不是你造的孽,为什么要逆天行事。六郎平静地向他解释道,自从接到这个消息,便开始心有顾虑。作为水鬼,自己是知道其中苦痛的,让别人替他承受,心中实在不忍。况且今日那妇女还带有一个孩儿,倘若母亲溺亡,留下一个孤零零的孩子,岂不是人间惨事?渔夫听罢,大为惋惜,很替六郎不值,只能说了句王六郎有“仁人之心”,聊做安慰。

这妇女与六郎毫不相干,况且是天命所定,六郎为何也心怀不忍?鬼而放弃相代,如同人放弃生命,需要有舍生取义的勇气,需要有一个信仰支撑。什么信仰支撑呢?渔人把它称作是“仁人之心”。渔人说此四个字是为了安慰自己与六郎,而王六郎是把“仁义”二字刻进了骨子里,朱熹曾云“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这句话用来形容六郎再合适不过,六郎是真正的舍己为人。

生命的境界,在一念之间。在王六郎救落水妇女的那一刻,无疑让自己的境界得到了升华。而有了境界的差别,一些事是别人理解不了的。渔夫屡屡追问六郎为什么做这种傻事,而六郎也只能回答“或许咱两人友情未尽吧”。渔夫也是个好人,但是境界上有了差别,又如何跟他解释的通呢?这份仁慈之心,这种境界,渔夫是明白不了的。只能抛开大义言友情罢了,况且六郎也确实舍不下跟他的这份友谊。所以说王六郎是个仁义之鬼。他品格高尚,让人敬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