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小辫子与他的死究竟有何关联?一位法国哲学家道出了真相

从众易,逆流难。

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后,中华民国成立,紧接着,一场紧锣密鼓的“除旧布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其中的有一桩就是关于“剪辫子”的,为此,民国政府专门出了告示,原文是:“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

很快,国人纷纷剪掉了辫子,原因很简单,因为如若不剪辫子,不仅无法进入公众场合,甚至还有被当作畸人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连末代皇帝溥仪也剪去了小辫子。

然而,当所有国人都选择“依法”剪掉代表封建落后的辫子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却固执地不肯剪辫子。

全世界都短发之即,王国维仍固执地留着长辫子。在这种情况下,王国维的辫子,很快成了京城的一景,每每他拖着辫子走过,身后都是阵阵议论声。

王国维的身边人终无一人理解他这种近乎“怪异”的行为,他的同事、朋友,北大、清华的教授朋友们常常语重心长地劝王国维剪辫。就连他的学生,如何士骥等竟也为了劝他剪发专程拜访他。

王国维的日本朋友,在听到王国维说自己将“拟简出,恐遭意外之侮辱也”时,竟也劝他说:“何不除此障碍物?”王国维对这个建议,竟觉“殊可笑也”也。

王国维的小辫子很长,打理起来很难,平日里公务繁忙的他总将一头辫子交给妻子打理,一次,妻子因为手头事情忙忘记梳头,之后便对他说:“人家的辫子全都剪了,你留着做什么?”

王国维的回答很值得玩味:“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但王国维执意不肯剪辫子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留了就不想剪”。这背后,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要知道,在当时清朝已经灭亡的情况下,还留着小辫子无疑是要给自己带来无数不必要羞辱的。实际上,因为这根象征封建落后的小辫子,王国维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有学生甚至因为这根辫子骂他“枉为人师”,更有好事者,还抓着这根小辫子说王国维“有复辟帝制”野心,就连他的妻子,也分外嫌弃地无数次对他叨叨。

但,即便全世界都反对,都对此嗤之以鼻,王国维的小辫子,依旧如一面招摇的小旗子一般,固执长在王国维头上。

与众不同的事物初存在时,人们往往会对这个现象本身感兴趣。而当这个与众不同的事物持续很长时间时,人们则会将对与众不同事物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创造“与众不同事物”的人上。

日久后,各种关于“王国维为何不剪辫子”的议论便开始热络起来。

议论最多的是“复辟帝制说”。

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又曾是清朝的臣子,很多人认为,王国维留辫子,是“忠心于清廷”的表现。既能用这种方式表忠心,自然是和张勋一般,动了复辟帝制的心。

末代皇帝溥仪

就连最尊敬王国维的研究者叶嘉莹也认为他的辫子“最足以作为他的愚执的象征”,言外之意是,王国维留辫子就是为了表达他对大清的效忠。

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试想,在大清皇帝自己都已经剪辫子的情况下,留辫子和效忠大清还有必然的联系吗?显然没有!

也有人认为,王国维留着这根小辫子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达到“装腔作势以鸣高傲”的效果。

这种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王国维历来是个一心钻研学问的低调之人。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还曾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

1、不放言高论、

2、不攻击古人、

3、不议论他人短长、

4、不吹嘘、

5、不夸渊博、

6、不抄袭他人言论。

以他如此性格,又怎会为了标新立异“留辫子”呢。再者,以王国维的才学和过人的名气,他需要用“留辫子”这种诡异的方式达到什么目的吗?显然不需要!

王国维固执地不肯剪辫子的真正原因,乃与王国维内心深处对自由的终极向往有关。

王国维的才学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境界,而境界越高者,对自由的要求往往越高。他的才学之高,从他当时对人生三种境界的论述便可见。

他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能说出这番话者,非对人生参透的大学问家不可。参透人生的王国维,自然不会有留小辫子倒行逆施的可能。

王国维留着小辫子,和他的追求自由究竟有何关系呢?

王国维是个重感情的人,而小辫子,恰是他一生钟爱的传统文化的象征,这根辫子某种程度上还象征着他对大清知遇之恩的感念。

所以,王国维的小辫子对他而言走着与众不同的含义。他想保留这根辫子,不想因时代潮流而去除掉他,因为那样“违心”。

可当时的时代偏偏不容许他保留这种“表达方式”,连他的妻子也不理解他留辫子的真正原因。

这让王国维感到不自由的痛苦,辫子本是他的身体发肤一部分,他自己却没有选择去留的自由,试问,这该多痛苦?

换言之,在王国维心中,拒绝剪辫子,是他捍卫自己身体、拒绝趋同的一项手段。而这,正是自由的象征。倘若在一个时代里,一个人连蓄发的自由都没有,那还谈何其他?

在这种对自由的终极向往下,王国维的辫子,与诗人顾诚在任何场合都不肯脱下的那顶古怪的帽子一样,都已经成为他们身体最重要的一部分,并时刻展示着一种话语:这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它无害于人,是我的选择,我的自由!

1927年,当所有人都告诉他他必须得剪了辫子否则会被杀头时,他的痛苦达到了顶点。自此,自由和尊严便联系到了一起。没有一个文人,能在自由和尊严面临被践踏时还能保持冷静。

1927年6月2日,在遭受朋友罗振玉误解、长子死亡等等挫败后,又面临头与头发二选一难题之际。王国维拖着他的辫子自沉于江中,至死,他也留着他的辫子。

王国维的死,显然与殉大清无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