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王侯墓被盗得啥也不剩,唐朝盗墓贼喝水碗成重点文物

文|和佛赏花去

一座汉代的王侯墓进了唐朝的盗墓高手,等到2000年后考古发现,精美的陪葬品多被盗光,而盗洞内却留下了唐朝盗墓贼使用的工具。如今这些工具反成了文物。

在安徽六安有个小村庄,名叫双墩村。为何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村外,分布着两座巨大的土墩,老辈村民都说土墩下是一座大墓。直到2006年考古队发现附近的一座四车八马的车马坑,能有如此大的车马坑,墓主非富即贵。而当挖掘后,才发现墓主贵不可言,是一位汉代诸侯王级的人物。

因为这座大墓内发现了“黄肠题凑”墓葬结构和金缕玉衣的玉片。汉代等级观念极严,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而金缕玉衣是皇帝和诸侯王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有2000多玉片组成,因为汉代人认为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经过专家对古墓的探测确定,此墓主为六安国第一代诸侯王刘庆。他的父亲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儿子刘寄,也就是汉武帝的表兄弟。汉武帝与刘寄的关系最好。刘寄死后,刘庆成为六安王,汉武帝很满意刘庆的忠诚。

如此显赫的墓主,按常理,陪葬品应相当丰厚,可当专家打开古墓后,发现四个大小不一的盗洞,陪葬品已经被盗掘,所剩只有铜壶、木车、木俑等。通过现场迹象分析,这个盗洞是唐朝盗墓贼挖的,此人是盗墓高手,因为盗洞不偏不斜,准确地落在墓室回廊内,此处正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盗墓贼轻而易举地就可把值钱的器物一筐一筐地传出洞外。随后这个唐朝盗墓贼又手持利斧、铁锤等工具,劈砸放置棺椁的石门后钻进去,向墓主身上的金缕玉衣下黑手。因棺内空间较小,盗墓者通常的做法是用携带的绳圈把自己和墓主的脖子套在一起,使自己与墓主面对面地坐立,腾出双手慢慢解下墓主金缕玉衣。

但这个唐朝的盗墓者肯定没想到,他们当时丢弃的一些盗墓器具,一千年后反成了文物。如盗墓时用的工具,唐朝的绳子、铁斧、木桶以及喝水用的陶碗。它们是当时盗墓贼,吃饭、饮水用的。盗墓贼把六安王华丽的陪葬品带走了,剩下的盗墓工具估计根本拿不下了,也没啥用,就留了下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