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皇帝”石敬瑭遗臭万年,丧权辱国为后人不齿,居然还有模仿者

“儿皇帝”一词,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专用名词,这已经成为了史学界的共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位“儿皇帝”,他就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刘知远祖上原本是西突厥人,原来的姓氏为朱邪,到他父亲时,给自己改姓为刘。为什么改姓刘?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随机改的;一是想子孙后代沾沾大汉朝刘姓皇室的光,免得给人瞧不起。没想到,后来刘知远开国立朝,歪打正着地将国号定为“大汉”,这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后汉朝。

刘知远早年在后唐明宗部下任偏将,因为救过石敬瑭的命,后来石敬瑭建立后晋朝时,很得了一些好处,官做到河东节度使。可惜这个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不长命,很快就一命呜呼了,那些被他叫了好几年的“爹”的契丹人,全然不给“短命儿子”面子,趁机进攻后晋首都汴梁。

当时,刘知远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开始提前做准备。后晋灭亡后,刘知远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学石敬瑭那样,派人给契丹皇帝 耶律德光上书示弱。耶律德光照喵画虎,也称呼他为儿,并赐与木拐,相当于中原王朝赐给重要大臣的几杖。公元947年,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

所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儿皇帝,其实是有两位,一位是石敬瑭,另一位就是刘知远。

不过,刘知远称帝一年后,便患病死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因为年轻,血气方刚的刘承祐处死了很多权臣,又密谋杀死邺都留守郭威,结果郭威事先获悉,浴室举兵反抗,率领大军杀奔汴梁,击败了后汉禁军。汉隐帝落荒而逃,途中被杀。

戏精郭威进入汴梁后,假惺惺地请太后临朝称制,表示要迎立刘知远的侄儿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自己却趁刘赟在半路上时,搞了个“黄袍加身”的把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后周政权。至于那位刘赟,刚走到宋州时,就被郭威派人杀死了。

后汉朝国祚仅四年,算得上最短命的朝代。然而,短短四年时间,却出了两个半皇帝。为什么说是两个半?因为刘赟虽然得到了这个做皇帝的机会,实际上并没有登基,因此后来有人给他算了半个。

斗文虫曰:儿皇帝是别人的傀儡,表面上大权在握,实际上由他人控制,他人想什么就什么,儿皇帝就是别人的肉,别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儿皇帝其实还应该包括被母后、权臣把控的一些影子皇帝,如西汉的汉献帝、清朝的光绪等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