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强大的苏联海军战斗过的东北海军

导语:曾与强大的苏联海军战斗过的东北海军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了。张作霖为自己感到信心满满,但被吴佩孚打得一败涂地,落荒而逃。当张作霖乘火车从北京返回北京时,他突然遭遇了一阵猛烈的炮火。张作霖措手不及。他知道这是直系在渤海湾的海军所为,就责骂道:“妈拉巴子,海军还是有用的。”

事实证明,早在1920,东北部就有一支小型海军,即吉黑江防舰队。该舰队规模小,作战能力弱,没有专线资金支持。以至于太穷不能无能生存下去,所以必须找到张作霖。张作霖没有看得上。他觉得,如果他真的想打进关内,只有陆军可以管用,海军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过还是象征性地给一点日常维护费用。张作霖回到奉天后,立即收编了吉黑江防舰队,并在此基础上准备组建海军,负责人是沈鸿烈。众所周知,建立一支像样的海军力量并不像陆军一样拥有有十来个人七到八支枪支就够了,而是从国外购买钢铁大船。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为此,张作霖告诉沈鸿烈:“买船的钱,奉天财务部能给多少钱是多少,不够的我将拿出我的个人钱填上。”当然,这支海军是张作霖的私人武装力量。他自己付钱是合情合理的。沈鸿烈用钱从日本买了两艘商船,装上东北兵工厂制造的枪炮被命名为“镇海”和“威海”。后来,他们从俄罗斯和日本购买了一艘破冰船和一艘鱼雷船,命名为“定海”和“飞鹏”。这样,东北海军有4艘舰艇,编入江防舰队和海防舰队。

不久,张作霖新组建海军就派上用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战时,沈鸿烈率领舰队在营口、葫芦岛等地巡逻,在海上重点地区布设了大量水雷,使直系渤海舰队基本无用。第二次直接战争以张作霖击败吴佩孚而告终。战后,奉系张宗昌将军占领了渤海舰队的基地青岛,并组建了渤海舰队。渤海舰队实力雄厚,拥有“海圻”、“海琛”、“肇和”等巡洋舰、“同安”等驱逐舰等众多大型船舶。现在,这些船只已经成为张作霖的囊中之物。张作霖建立了东北联合舰队,担任总司令,包括江防、海防、渤海三大舰队,拥有26艘军舰,约32200吨,全国只有42000吨,东北海军占76.7%,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随后,东北海军打败了闽系海军。在1927年的一次海战中,东北海军镇海号用舰载的飞机轰炸了海州湾(现在的连云港)和上海江南造船厂。虽然轰炸效果不好,但它创造了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航母为基地的飞机作战,也是上海第一次遭到空袭。东北海军在中国迅速崛起,在国内无人可敌。但是一旦遇到西方国家,东北海军的实力就不够看了。1929,在中东公路事件(1929年中国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爆发后,东北军与苏军作战。在此期间,东北海军和苏联黑龙江舰队相遇,因为力量差距太大,损失很大。从那时起,东北海军的实力就大大削弱了。虽然张学良重整军队,但已经不再辉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海军江防舰队落入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其他舰队奋起反抗。后来,南下编入闽系的广东舰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海军舰艇基本自沉在青岛港内和长江口岸,用于封锁水路,防止日本舰艇沿内河入侵内陆。至此张作霖的东北海军舰队湮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