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能英译四书五经 东京审判无需翻译 为何满语只会一个词语?

说起满语,也许大家很陌生,但是在几百年前,满语曾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家语言,风光程度不言而喻。百年后的今天,满语为何基本上消失不见了呢?

满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文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后,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于是他发明了满文。

满文没有被发明出来以前,女真族曾经使用过契丹文和蒙古文。满文被发明出来后,才全面取代了以前的文字,但是这个文字的命运并不长久。

清军入关后,毕竟全天下基本上都是汉人,所以汉族文化是十分普遍的。对汉文化起到重要传播作用的就是乾隆皇帝,他虽然是满人,但是他崇尚汉文化,这样就导致满族文化慢慢地消失,满语自然就开始没落了。

晚清时期,满语基本上已经十分罕见,当时全中国,能说满语的人数也就在4万左右,这当中大多数是传统的皇家贵族。

辛亥革命时期,国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里面的鞑虏指的就是满清统治者。当时社会上严禁使用满语,如果抓到按汉奸论处。

清朝推翻后,溥仪才年仅6岁,他拥有当时一流的教师队伍,汉文老师就有朱益藩、陈宝琛、徐世昌、袁励准、梁鼎芬,满文老师是伊克坦,英文老师是牛津大学高材生庄士敦。

汉文就不用说了,这么多名师的教导,溥仪的汉文肯定不会差,起码也得是教授级别的大师。溥仪对西洋文化十分感兴趣,他的英语也是一流的,能直接英译《四书五经》,这放在现在绝对是大师级的水平,因为就算是教授也没能力去翻译《四书五经》这种大作。

幼年的英文学习,给溥仪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时隔20多年后,溥仪作为证人参加了东京审判,面对法官的英文质询,对答如流,不需要戴同声传译的耳机。

英文跟汉文都十分出色的溥仪,满文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道:“我的学业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学了许多年,只学了一个字‘伊立(起来)!”因为大臣们向皇帝请安,皇帝必须用满语说“伊立(起来)”。如果不是满清皇家的这个强制性规定,我很怀疑溥仪一句满语都不会说了。

满族皇帝的满语水平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平民百姓了。虽然满语早就被历史遗忘,但是满族人还是十分珍视自己的母语,老一代满族人会自己出钱把母语教给下一代的年轻人。

满族人的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保护民族文化就如同保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一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