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语今诠】何必哓哓问姓名

人生即选择,职业即选择,婚恋即选择,活法即选择。然而,替孩子取名选来选去,直到都满意,也非易事。做明星腰缠万贯仍然“寅吃卯粮”,选择有点盲目乐观。而身份证照片能够让持证者“多拍优选”,实在是窥见了“小事”背后的大影响。当初朱元璋嘲笑僧人有眼不识泰山,曰“何必哓哓问姓名”,那是大人物的浩气,草根百姓当然要计较姓名与身份的。

尊姓原来貂不足,大名倒转豕而啼

这是清代某人讽刺鄂州候补知府续立人的联语。《晋书·赵王伦传》曰“貂不足,狗尾续”,上联隐姓氏“续”字。《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下联“人立”倒转即为“立人”。全联暗射“续立人”之名,隐刺该官员人品接近于猪狗也。

而笔者特地计较姓名者,并无讥刺之意,只是想说给孩子取名不可“叠床架屋”般繁琐。半月前,欣赏央视纪录频道纪录片《西南联大》,注意到那些教授的名字——蒋梦麟、张伯苓、郑天挺、朱自清、吴文藻、沈从文……个个蕴含十足而值得阐释,大有讲头。立即显得各类算命先生那些“念念有词”不伦不类。

更遗憾者,望子成龙的拳拳之心成了累赘。海外网11月29日电:香港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说,父母非常迷信,请算命师帮他取名“禤靐龘(xuānbìngdá音宣并达)”,基本没有老师和同学会读,同学都喊他“喂”!他自己也会写错,因此特别希望能改名。

盖禤姓虽然比较罕见,但是作为姓氏无可更改,例如明代有禤明德。“靐”,表示雷声,和3个龙组成的“龘”,代表龙飞起的样子。全名粤语近音“圈凭踏”——全凭他!有着飞龙在天、飞黄腾达的寓意。可惜读起来绝对拗口,写出来更是麻烦。

(朱燕祥 画)

命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头戏之一,“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外文字母无法望其项背的。命名又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其时代特色、长辈好恶、音节考究……哪一种都能够写出来至少一堆博士论文。现如今,这“大宗国粹”也在渐渐被淡忘,可悲乎哉。

陈明远《中国姓氏大全》收中国姓氏5600多条,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汉字。曾健戎等《中国现代文坛笔名录》600多页,琳琅满目。加起来不知道能够演绎出多少姓名。古代经史子集里的名言名句,也能够整合出无数名字,但是那前提是易读易记有内涵,不可让人猜谜语。无奈“禤靐龘”之风似有蔓延趋势。

广州越秀区某小学老师告诉媒体,班上孩子的名字日趋复杂,三个土的“垚”,四个火的“燚”,已经算简单了。笔画多如“爔”、“曦”、“灏”、“睿”、“馨”的也不少。因此“取名文化”的走向太值得关注了。

何须换骨灵丹,但修镜里机关,活泼丰神传尺幅

讵有分身奇术,不待画中点缀,完全面目证三生

此联属于民俗实用联语,是N多年前照相馆的常用联语。彼时照相还是“高科技”,出此联语尚不无自豪感。

照理说,历史演进到时下,手机的拍摄效果已经接近单反,“完全面目”的“标准相”应该是日趋容易才对。可惜看看身份证照片,十之八九哑然失笑——有媒体报道,前不久,因为嫌自己身份证照片不好看,无锡一女子竟然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酒店入住登记。而且,笔者相信此新闻的真实性。因为二十年前,参加市级运动会,检录需要出示身份证,作为工会负责人的笔者收上来身份证一瞧,居然二十位帅哥照片相去无几,都“疑似通缉犯”!所以网友吐槽曰“身份证照是世界上最丑的照片”,实在言之有据。

然而说说而已,大家几乎想不到在身份照上“修饰”或“美颜”,反正不耽误“刷脸”就行。

新京报报道,11月29日,公安部宣布自即日起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其中之一是居民身份证相片“多拍优选”服务,民众可以申请重新拍照三次,从中优选满意相片。据报道,此前已有多地公安机关设置了“满意拍”人像信息采集系统,让你拍拍拍,直到满意为止。

大家忽然如梦初醒:活泼丰神传尺幅,完全面目证三生,看着自己的身份照不无得意的岁月到来了。

想想也是,身份证是常常要拿出来展示的,如今北上广的高铁拿着身份证都可以长驱直入,出入境还要给外国朋友看一看,上面的尊荣倘若自己看了都摇头,势必常常影响情绪——在“亚健康”“抑郁症”之类的词汇使用率偏高的今天,从“多拍优选”的“人性化”入手,让吾侪看着自己“飒爽英姿五尺枪”能够“心里美滋滋的”,绝对是服务社会、维护安定乃至“为国增光”的大事。

当初看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里面信访窗口低到下蹲方可咨询,笔者曾以为是“艺术夸张”,后来网上接连晒出各地“窗口整改”,才知道真的有那种奇葩设施。“服务群众无小事”,“哓哓”者,因为害怕而叫嚷之谓也。各种“小事”都让你笑逐颜开,“哓哓”的声音也就会分贝降低了。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是《红楼梦》第二回里的联语,题写在一间名叫“智通寺”的破庙门旁。时值贾雨村中举升官而后因贪酷徇私被革职之际。意为所聚之财足够多了,即便百年之后也足够养家。是故有必要及时缩手,“回头是岸”,不可一意孤行。

想到此联者,一是因为上周讲课至红楼梦,问弟子“读完《红楼梦》的请举手”而寥寥无几。二是看到新闻曰3天内已至少有17位演艺人士被约谈,限期完成补税工作。有演员在社交媒体上“诉苦”曰:“早知要交这么多(税),当初就不花那么多了啊!”

不是不尊重演员或明星,而是实在想给日进万金而哭穷的艺人们补一课:在笔者的贫困县老家,刚收获的新蒜五毛钱一斤;蒜苔五毛钱二斤;菠菜是中号塑料袋两毛钱随意塞满;七块钱一麻袋大白菜两位大汉要抬上三楼。因为卖不上价,笔者常常替农民兄弟“心忧炭贱愿天寒”。

曾几何时,那些通过高片酬赚得盆满钵满的明星,在电视节目上公开炫富,如一个月伙食费7万,一只水杯十几万,一枚戒指数千万……不料如今都成了“耻辱柱”。你干的活其实就是“职责所在”,与笔者教书、编辑审稿、农民种菜没有两样,有什么理由腰缠万贯还要践踏做人的底线而偷税漏税呢?有什么理由不尽快“身后有余忘缩手”呢?还好意思说当初花得多了——怎么挣的?怎么花的?花了多少?“寅吃卯粮”多少?有勇气面朝苍天晒一晒吗?

早在10月2日,国税总局已经发出正式通知,明确了具体时间点与自查自纠的步骤,至今还牢骚满腹、不思回头,真的需要对此辈念一句贾元春的判词“恨无常”:“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