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干活挖出一石块,拿回家给小孩玩,专家用30元换走后成国宝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也会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龙的形象其实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今呈现在大众眼前的龙,其形象大多是这样的: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但是最初龙的形象却并非如此,与日常的家猪并无二异。

▲北海九龙壁上的行龙形象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17岁的张凤祥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他手中的工具一下不知道撞到了什么,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张凤祥也没想太多,以为是个石块,就蹲下来把土拨开。谁知呈现在他眼前的不是石头,而是一块石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找来工具把这块石撬了起来,没想到底下竟然是洞。往里看了看,他发现这个洞还挺深的。他从小也听老人讲过,自家这片地底下埋着宝贝,民国的时候还有盗墓的来挖过。

▲赤峰市翁牛特旗村庄

张凤祥就在想这个洞里会不会有什么宝贝,但是他手里连个蜡烛都没有,要下去也实在是没有这个胆量,于是他就找来一根麻神栓了个铁钩,看能不能捞着什么,结果还真让他捞出个石头做的圆环,还有点儿形状。看着不是什么宝贝,张凤祥也就没兴致,把石板盖上埋上土,石环揣到兜里就回家了。

▲出土的玉猪龙

没想到东西一拿回家,张凤祥那个4岁的弟弟居然特别喜欢,当成一个心爱的玩具每天都拿着把玩。张凤祥起初也没太在意,然而他慢慢地发现,自己拿回来的那个石环竟然变颜色了,不再是灰不溜秋的,而是显露出一种黄绿色,还逐渐变得通透,怎么看也不像一块普通的石头。张凤祥觉得这可能是个宝贝,于是马上就拿着去当地的文物部门上交。当工作人员认真看了看,貌似是件文物,于是请来所里的专家。看了半天,专家也说不上来这具体是什么年代的,又是属于何种类型,但觉得应该有点儿价值。为了鼓励表彰张凤祥这种主动上交文物的行为,文管所还是奖励了他30块钱。

▲红山先民生活场景复原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10年之后,就是在张凤祥挖出石环的地方,著名的牛河梁遗址问世。作为红山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文物,最珍贵的就是玉猪龙。见到玉猪龙的时候,文管所众人大吃一惊——这不就是当初张凤祥送来的那个东西吗?于是这一批玉器全被紧急送往北京,经过鉴定,这是红山文化特有的动物型玉器,又名“玉兽玦”,而玉猪龙则被认定是龙的最早象形,是红山先民祭祀用的礼器。

▲红山文化晚期玉龙

经过清理,专家发现玉猪龙色呈乳白,略微偏黄,材质是岫岩软玉,形象肥头大耳,鼻子非常突出,头部和尾部连在一起,还细致地刻上了眼睛、皱纹,活脱脱是一只小猪。到了红山文化后期,玉猪龙头和尾部就不再相连,头上有了角,眼睛为菱形,还有了鬣毛,身体修长而卷曲,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明显有了现代龙的初步形象。由于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这条蜷体玉猪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说起来,张凤祥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挖出给弟弟玩的“玩具”会有如此尊崇的地位吧。

参考文献:

《红山文化玉猪龙》

 

文明曙光:红山诸文化纵横谈/大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文库/包和平/黄士吉 包和平//黄士吉 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 民族出版社

¥19.6 天猫 购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