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中的两大错误:放跑了一人,少杀了一人!

曹操一生中的两大错误:放跑了一人,少杀了一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曹操无疑是当时最大的雄主。曹操白手起家,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稳扎稳打,在各大势力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曹魏政权”。早期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他击吕布,灭二袁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强敌,统一了中国北方,被称为“治世能臣”。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曹操能在混乱的局势中打下一片江山,除了杰出的个人智慧外,更多的原因在于曹操胸襟广阔,能广纳贤才。正是凭着部下文臣武将,曹操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使是英明神武的曹操也难免会犯错,与千古一帝失之交臂!

那么,曹操为何不能一统中国,为何辛苦打下的基业,最终为他人做嫁衣呢?关键还是曹操犯了一生中的两个错误,放跑了一个人,少杀了一个人!若非如此,曹操即便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也是一代明君。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和吕布在徐州争斗,怎奈刘皇叔敌不过吕布就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到来的刘备也非常器重,不仅给了兵马粮草,还让刘备做豫州牧。其后在许都之时,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酒兴刚起时曹操更是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曹操对刘备很是欣赏,有纳贤之意!

对于刘备的才能欣赏也不止曹操一人,当时曹操阵营里面的众多谋士都劝曹操“早图之”,意思就是把刘备收纳帐下,如不行便杀之。世之奇士郭嘉,也建议曹操将刘备留在身边,不让其离开。然而,曹操对当时谋士劝谏并不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对刘备的警惕之心也慢慢松懈。

如此一来,刘备便抓住机会,趁着袁术北投袁绍之际,便主动向曹操提出了要前往阻扰的要求,对于刘备的请求,曹操也并没有多想,便直接同意了让刘备从容的离开了。等曹操反应过来派人去追时,已经为时已晚。刘备此去就如同蛟龙入海,注定要在三国这乱世中掀起惊天风浪。

后来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在徐州招兵买马,北连袁绍抗击曹操。虽然此后曹操将刘备击败,可是此后刘备先后转投袁绍、刘表等人,最终在西南建立了帝业。如果当时曹操不放虎归山,将刘备死死控制住或者杀掉刘备,怎么可能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所谓三足才能鼎立,有三个国家才能互相牵制互相攻伐!如果只有曹操和孙权,那么在曹操时代一统中国的可能就非常大了。所以,放跑了刘备,是曹操犯下的第一个大错误!

曹操、刘备、孙权争来争去几十年,最终得到便宜的却是司马家族,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而曹操看人一向是很准的,他明明知道司马懿怀有野心“鹰视狼顾”,却没有杀掉他。或许在他看来,司马懿有大才,是唯一有能力和诸葛孔明一争短长之人。所以临死前给儿子曹丕的告诫是:“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面对曹操的猜忌,司马懿也自知才能比不过,于是靠着隐忍权谋,长期蛰伏。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表现得服服帖帖。曹操虽然屡次都有除掉司马懿之意,但奈何司马懿是儿子曹丕的得力幕僚,日后曹丕身边还需要这样的人。曹丕继位后对司马懿的防备依然存在,但却没想到自己短命,只在位了6年就死了。后来的曹睿、曹芳两帝对司马懿虽有防备,但因幼主难驾驭权臣。多年之后,满头白发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终夺取了曹操几代人辛苦打来的天下。

如果曹操临死之前,就找机会把司马懿干掉,那么还有后来的“三家归晋”吗?曹操奸诈一世,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为至理名言,玩弄人于股掌之间,可是在对待司马懿却出现了最大的错。所以,少杀司马懿,是曹操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纵观以上两次曹操犯下的错误,或许是曹操爱惜人才,所以才不忍杀掉刘备和司马懿。在曹操的人才政策中,有一点直至今天还有用,即:“唯才是举”。 在公元210年到公元217年间,曹操也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可以说,曹操通过“唯才是举”的思想推广,为后面的科举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不同意见或看法的网友请到下方评论留言,如果您觉得满意请不要吝啬点赞哦,欢迎大家关注老苏侃历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