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弑兄杀弟,杀尽二人诸子,他有何报应13个儿子不得善终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不过唐太宗的皇位是通过发动兵变抢来的,他弑兄杀弟,以及把二人的所有子嗣全部杀死,手段血腥至极,这是唐太宗一生中最黑暗的一面。唐太宗一生有14个儿子,但除了第九子唐高宗李治,其余13个儿子无一善终,后世有个说法,这是唐太宗弑兄杀弟,杀尽二人所有子嗣的报应。从唐太宗诸子的生平和结局,能侧面看出唐太宗在教子方面确实是失败的。

长子李承乾:

生母长孙皇后,也就是嫡长子。李承乾年幼时聪明过人,深得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宠爱。唐太宗继承皇位后就立他为皇太子,并全力培养他作为合格的皇位继承人,一开始李承乾也循规蹈矩,勤奋好学。不过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李承乾变得恃宠娇纵,多次犯下过错,甚至还派人刺杀太子东宫的老师。唐太宗得知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愤怒,但仍然对他满怀希望,于是多次对他规劝、引导,但无果。642年,李承乾起兵谋反,企图取代唐太宗,但事情败露,唐太宗痛心疾首,对李承乾绝望,群臣要求处死他,但唐太宗不忍心杀嫡长子,只是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并流放到异地。几年后,李承乾抑郁而死。

次子李宽:

生母没有记载,出生后不久,唐太宗将其过继给早死的异母弟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后来李宽不幸早夭。

三子李恪:

生母杨妃(隋炀帝的女儿),天性英明果断,文韬武略在唐太宗所有儿子当中最出色,有唐太宗的风范,唐太宗多次公开称赞李恪很像自己。李承乾谋反被废后,唐太宗曾经想过立李恪为皇太子,但遭到宰相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而作罢,从此李恪遭到长孙无忌的忌恨。654年,房遗爱(宰相房玄龄之子)企图谋反,但事情败露,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彻查此案,长孙无忌趁机把李恪牵连进来,同年李恪在狱中被长孙无忌迫害致死。

四子李泰:

生母长孙皇后,嫡次子,自幼擅长书法和文学,得到唐太宗特别宠爱,兄长李承乾多次犯错,令李泰产生夺嫡想法,从此兄弟两人交恶。李承乾知道弟弟想取代自己,于是派人刺杀李泰,但失败了,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地起兵谋反,企图取代唐太宗。李承乾谋反被废后,李泰也没能被立为皇太子,立为皇太子的是他的同母弟唐高宗李治。唐高宗继承皇位后,流放李泰。652年,李泰因无力夺取皇位,抑郁而死。

五子李佑:

生母阴妃,阴妃的父亲阴世师是隋朝将领,隋末留守长安,唐高祖父子进军长安时,打败了阴世师。因阴世师誓死不降,被唐高祖处死,他的女儿成为唐太宗的小妾,也就是后来的李佑生母阴妃。李佑从小不得唐太宗宠爱,一直在外当藩王。643年,李佑起兵谋反,被唐太宗派兵镇压下去,李佑被生擒后押往长安处死。

六子李愔:

生母杨妃,李恪同母弟,但性格与李恪相差甚远。李恪英明果断、善良仁慈,但李垠却行事鲁莽、专横跋扈,多次受到唐太宗的谴责。654年,李恪被长孙无忌害死,李愔受到牵连,被唐高宗废为庶人并流放。667年,李愔抑郁而死。

七子李恽:

生母王妃,一直在外当藩王,生性贪图享乐,喜爱奇珍异宝,曾经派人到处搜刮,令封地百姓怨声载道。后来李恽被朝臣弹劾,唐太宗愤怒谴责后有所收敛。674年,李恽被诬告企图谋反,他得知后非常惊恐,自杀而死。

八子李贞:

生母燕妃,在唐太宗诸子里,李贞的品行和性格较好,治理封地政绩也较为卓越。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李贞得到弟弟重用,当过太子太傅。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李贞首先站出来反对武则天,是反对武则天的代表人物。688年,李贞起兵讨伐武则天,但被武则天派兵击败,李贞生怕受到武则天的羞辱,服毒自杀。

九子李治:

即唐高宗,生母长孙皇后,同母兄李承乾被废后,被立为太子。唐高宗在位期间继承唐太宗的成果,开创“永徽之治”。683年,唐高宗因病去世,是唐太宗诸子里唯一得善终的。

十子李慎:

生母韦妃,性格和品行跟李贞相似,李贞起兵讨伐武则天时,他是支持者之一。李贞兵败自杀后,李慎被武则天清算。689年,武则天流放李慎到异地,途中李慎暴毙而亡。

十一子李嚣:

生母燕妃,李贞同母弟,632年早死,无后人。

十二子李简:

生母没有记载,与李嚣同样短命,631年早死,无后人。

十三子李福:

生母杨妃(另一个姓杨的妃嫔,不是隋炀帝女儿),这个杨妃不太受到唐太宗宠爱,李福自然也被唐太宗忽略,一直远离唐朝政治中心。670年,李福因得急病暴毙而亡。

十四子李明:

生母杨妃(第三个姓杨的妃嫔),这个杨妃本来是唐太宗四弟齐王李元吉的嫡妻,也就是齐王妃,唐太宗杀死李元吉后,把齐王妃收入后宫,生下李明。680年,李明协助侄子李贞(唐高宗李治第六子)起兵谋反,但失败了,李明被生擒后处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