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败给刘邦,袁绍败给曹操,真的是偶然吗?

每当新旧王朝交替,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总会涌现出无数英雄儿女,演绎着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故事,让人可歌可泣。这些历史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构成了含括中华五千年悠扬历史的一幅画卷。他们之中无论最终是兵败身死,还是功成名就,都为时代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为何起义军中最开始有着种种优势,彷佛天时地利人和都兼顾的人物,总是免不了败亡呢,这应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典型的两个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英雄了得。民间更有将不过李,王不过霸之说。他出身名将项燕之后,武艺超群,在楚国贵族中更是一呼百应,万人景从。起兵后,他屡战屡胜,巨鹿之战,更是以少胜多,大败章邯,坑杀四十万降将,从而天下闻名。可是后来他刚愎自用,不听范增之言,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终成大患。名将韩信本来追随项羽,奈何项羽不能识人,致使韩信转投刘邦。后来项羽不知变通,机械般地遵守鸿沟协定,致使良机错失,最终导致乌江自刎的悲剧,遗憾千古。

不同时代却有相似的悲剧,东汉末年,盘踞河北,一门四世三公的袁绍,起兵抗衡董卓,聚集十八路诸侯,被推为关东联军首领。先夺青并二州,又在易京之战中击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如日中天,天下英雄望风披靡。可在官渡之战,因他不听田丰之言,执意要战,又因他刻薄寡恩致使许攸转投曹操,最后被曹操奇袭烧毁袁军粮草,终于以多对少却大败收场,只得以八百骑逃回河北,从而遗笑千年。

袁绍和项羽的失败从本质上看是有共同性的,二人皆出身名门,名门出身之人往往过于自负,也就是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接纳别人,缺乏容人之度。其次,二人都不能让手下的人才人尽其用,自己阵营的人才都转投了敌方阵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初曾经说过的那番话:要说运筹建策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张子房;要说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那我也不如萧何;至于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之士,我能够恰当地使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道理。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信任,这才是他败给我的根本原因。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史记·高祖本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