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左右逢源第一人——北魏权臣高欢

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高欢因祖父高谧犯法,举家移居北境怀朔镇,在这里整日与鲜卑人杂居,逐渐完成了鲜卑化的过程,成为一名说鲜卑语、遵鲜卑习惯的汉人。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他手下既有鲜卑贵族,也有汉人豪杰,军队成分杂乱,但高欢却能混杂为一,形成强大战力。

唯才是举,视才如命

当时高欢属下头号将领高敖曹是汉人,但高欢部下又以鲜卑将领为主,都轻蔑汉人,惟独惧怕高敖曹。高欢在号令大将时,常常用鲜卑语发号施令,但只要有高敖曹在侧,他一定改用汉语讲话。有一次高敖曹去大丞相府拜见高欢,门口护卫不让他进去,他兜转马头,弯弓搭箭,回手射杀门卒。高欢闻知后也不怪罪。由此可见,高敖曹在高欢心目中的位置何其重要!

左右逢源,调和矛盾

高欢深知属下鲜卑士兵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他左右逢源,对鲜卑人讲:“汉人是你们的奴仆,男人为你们耕作,女人为你们织衣,上交粟帛赋税让你们温饱无忧,为什么还要欺凌他们呢?”又对统下汉人讲:“鲜卑人是你们雇佣的兵客,得到你们一些衣物吃食,为你们防盗击贼,能保你们安宁度日,干吗那么恨他们呢?”对于迂腐不知变通的汉族大臣,他也想方设法予以说服。

巧施妙招,化解心结

一次高欢要出门打仗,一名叫杜弼的大臣请求高欢出征前先消除内贼。高欢问内贼是什么人。杜弼说是那些掠夺百姓的鲜卑贵族。高欢没有立刻予以作答。他下令营中军士都搭弓上箭,高举大刀,握鞘向前,夹道层层而立,接着命令杜弼在行列中来回走动一次。杜弼是个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浑身哆嗦,冷汗直流。见此,高欢对杜弼说:“虽然搭箭不射,持予不刺,举刀不砍,你都被吓得失魂落魄。诸位勋贵将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百死一生,虽然有人或许有贪污冒抢的行为,但与他们平时的战功相比,怎能相提并论!”杜弼跪地顿首,为自己冒失的举谏表示道歉。一举两得,既堵住了谏官的嘴,又收买了鲜卑军士的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