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十大经典名句,精辟透彻,值得一看!

苏辙,字子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他在古文写作上讲究“养气”,既要重视内心修养,也要重视生活的阅历。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等。

一、以拙养巧,以讷养辩。

语出宋·苏辙《上刘长安书》,以笨拙来培养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言语木讷来训练自己的滔滔辩才。这其实体现的是作者自我保护的心理。如果一个人辩才出众,锋芒过盛,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一些好事之徒,心胸狭隘之辈,总会想方设法打倒对方,以证明自身的实力。所以,某些时候,以笨拙、木讷来掩饰自己,不失为一种独善保身的妙招。

二、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语出宋·苏辙《省事诗》。年轻时读书,对书中的道理还不大理解;到了老年时,对于事物的洞察力似乎特别强。说明年轻时阅历浅,理解力不强;到了老年,随着阅历的加深,经验丰富,洞察事物的能力也就增强。

三、乐莫善于如意,而忧莫惨于不如意。

出自宋·苏辙《遗老斋记》。莫,没有。如意,指符合自己的心愿、内心真正感到欣喜的一种情感体验。此言世上最大的快乐是“如意”,最大的忧虑是“不如意”。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四、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语出宋·苏辙《武昌九曲亭记》,这是其于神宗元丰五年被贬筠州时所作。天下之间能够令人高兴的事情有很多,而我则以能令我心满意足的事情当做乐趣。此句表达了作者在失意时自得其乐的乐观态度。

五、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

语出宋·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乙宫使》一文,强调了在选用人才之时,除了注重其德才之外,还应看重其是否有着足够的经验。其中,“强”即胜过的意思;“旧”指的是以前任用过的或是有经验的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治理国家之时,没有比得到贤德之人的辅助更加好的事情了;而在用人之时,也没有人会比那些有经验之人更加适合的了。

六、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语出宋·苏辙《服茯苓赋叙》,这是其所作的《服茯苓赋》中的叙言。其中,“寒暑”即寒冬暑夏,泛指一年的时间,下文中的岁月也是一年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一年之中能够做到不改变颜色,而又不会出现枯败现象的,只有松柏能够做到这样。

七、念之情。因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语出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疾痛,病痛。至情,最真实的情感。此言人因急难而呼天,在病痛之时呼父母,都是人最自然的真情表露。

八、用人惟其才,故政无不修;考绩必以岁月,故官不失绪。

语出宋·苏辙《王存磨勘改朝散郎》。用人只论其才能,所以政务没有处理不好的;按时考评官员的政绩,所以晋升官员的程序就有条不紊。此言要想行政有效率,就要任用有才能的人为官;要使晋升官员有依据,做到公平合理,就要按时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评。

九、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语出宋·苏辙《汉昭帝》。人一定是在了解了规律之后才知道爱惜身体;知道爱惜身体后才知道关心理解他人;知道关心理解他人之后才知道保卫国家,治理天下。

十、多而至于失其处者,非多罪也。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语出宋·苏辙《类篇》。待:对待、处理事情的方法。没有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 即便问题很简单,也会变得很混乱。如果有处理事情正确的方法,即便是事情再多,也会做的有条不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