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出了太多牛人,中华文化少了她将黯然失色!地名却总被读错

在安徽省西北部,有一个地级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是对她不熟悉的人,可能连她的名字都会读错。

她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老子、庄子、曹操、华佗、陈抟、花木兰等中华名人的故乡——亳州市。“亳”字的正确读音是“bó”,却经常被人读成“háo”。

亳州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如今的亳州一带繁衍生息。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一百多年。

公元前1060年,此地称焦;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改焦为谯;北周宜政元年(公元528年)始称亳州。早在东汉时,谅即为豫州刺史治所,始为重镇。魏文帝代汉,资是魏“五都”之一。唐开元中,亳为天下十望州府之一。宋朝时,亳为集庆军节度使治所。明清时期,毫州一度是商业繁荣的重镇。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亳州早就是一个政治、军事重镇了。

毫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先后涌现了太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主要包括: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三国曹魏政权奠基人曹操,汉末“神医”华佗,道家学者、养生家陈抟,战国军事家伍子胥,“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植,魏文帝曹丕,三国猛将许禇、夏侯惇、夏侯渊,“谁说女子不如男”代言人花木兰,唐朝诗人李绅,清末捻军首领张乐行……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在中国历史文化版图中拿掉亳州,中华文化必将黯然失色!

几千年来,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家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酒文化,为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亳州的历史人文景观,与安徽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亳州”之说。

新中国成立至今,毫州这座面积为8374平方公里的古老城市正在焕发着崭新的生机,向着建设“现代中药城”和“能源城”的目标迈进。

截至2016年底,亳州市辖3县1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共有户籍人口646.8万人,常住人口为510.4万人,2016年,亳州市生产总值1046.1亿元。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得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异常丰富,据统计,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列为重点项目的就多达200余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