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忧国忧民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忧国忧民。许多人都记得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所表现的凛然正气为世人敬佩,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谦。

于谦少年时就博学多才,在家乡钱塘一带颇有声誉。永乐十九年,二十三岁的于谦就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宣德元年,于谦作为御史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征讨谋反的汉王朱高煦,由于他胆识过人,才华出众,颇得宣宗的喜爱。当明朝开始决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各省的巡抚时,明宣宗立即钦点于谦,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在这个巡抚任上,于谦一干就是十九年。无论是在做御史时还是巡抚任上,于谦一直忧国忧民,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这在他的诗词中多有体现。作为一名高级官吏,他并不用从事农业生产,一旦下雨,反而会给他的出行带来问题,但他却对丰厚的雨水一直抱有好感,而原因正是希望雨水可以给干旱的河南、山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必要的条件。他写下“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而一旦长时间不下雨,他又写下“云日常在望,天地岂无情?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

于谦虽然文采出众,但他并不是一个仅仅把对百姓的感情放在纸上的人,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努力为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到任后,冬春在太原,夏秋在开封,经常四处奔走。他走遍辖区的各个州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他深深地感受到百姓面对天灾时,家产卖尽,邻里走光的苦楚,又更是对贪官恶霸欺凌百姓造成的灾难极其愤怒,于是他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对于天灾,他采取防和救的办法。河南黄河一带经常发生堤坝溃塌现象,水患严重。他命令黄河沿岸将堤防加厚以免决堤,又每隔一段就设立一个巡视的亭,由专人负责查看各段堤防的情况,一旦有所损失,就立即召集人手进行修缮。他建立尚义仓和平准仓,已备灾年贩济灾民只用。尚义仓为免费捐赠的稻谷贮藏之地,而平准仓则是丰年以低价购入,凶年仍照原价售出的粮食贮藏之地。

为了提高当地人做好事捐粮的动力,他在这两仓前都树立石碑,所有捐助粮食者,都将名字刻于石碑之上,记录下他们的善行。对于捐银两超过二百两的,他就授予冠带,对于低价卖粮超过千石的,他就为其建立牌坊,赠送匾额,而且免除这些人的各种摇役。各种地方的贤良受到鼓励,愿意帮助平民百姓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灾荒发生后,他总是立即上报朝廷,请求减免租税,同时将平时贮藏的粮食发放过给百姓生产和生活,等到秋收时再予以返还。对于那些老弱病残和无力偿还者则不加追讨,免除他们的偿还责任。即使是山东、陕西的灾民逃到他的属地,他也要求官府开仓济民,而没有区别对待。灾荒之后往往瘟疫横行,以前每次灾荒之后都要有大量百姓病死,于是于谦设立惠民药局,防治灾民的疾病。

针对当时腐败的吏治,于谦也着力进行整治。他严惩不法官吏,对于不及时上报灾情、克扣救灾粮款的官员,一律予以弹劫罢免,以至于当时的贪官污吏听到于谦的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他还派人将山西边境地区戍边将领非法占据的私田加以清查,将他们全部收归公有,所获租金供边关将士使用。他还亲自审理民间的冤狱,规定如果对判决不满,认为有冤屈的可以直接到巡抚衙门申诉。在他的主持下,数百起冤案得以平反,百姓拍手称道。然而于谦的“两袖清风”却让王振十分恼火。正统十一年,王振抓住于谦因病请求他人代理巡抚一事,诬陷于谦因久未升迁而心怀不满,并收押入狱,判处死刑。山西、河南百姓听闻之后,数万人入京请愿,于皇宫外为于谦申诉。在山西和河南的皇室王爷都向皇帝上书,为于谦伸冤。见到如此情况,王振不得不将于谦放出来,不久便官复原职。

正统十三年,蒙古瓦刺部不断侵扰边关,明朝边患严重,于谦此时奉命进京,担任兵部左侍郎。次年,瓦刺部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大举进犯边境,而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之下,不顾于谦等人的阻挠,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一役五十万明军死伤过半,英宗也为敌军所俘。瓦刺调集大军直逼北京,北京立即陷入危急之中。正在这时,于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功地守住了北京,将瓦刺军打退。于谦也因此受到百姓和朝廷的赞誉。然而景泰八年,被瓦刺放回的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辟,于谦受到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的诬陷,被明英宗以谋反的罪名杀害。抄家的官吏到了于谦的家中,却发现他家中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之中存放着当时皇帝赏赐给他的衣物、剑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