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九年,一个河北农民独自走到北冰洋,他的目的感动世人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北极一带,它的地理特性,已经被它的名称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特点是“北”,它处于地球北端,以北极圈为中心,面积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海深一千多米,最深处达五千米。另一个特点是“冰”,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千里冰封,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北极区域常年平均温度在零下二十度到零下四十度之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极寒之地。

由于距离中原十分遥远,因此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并不知道遥远北方有这样一个所在。古人只是凭着最基本的常识,只知道越往北走气候越冷,气温越低,到了最北方就是传说中的“极北苦寒之地”。由于古人地理知识的匮乏和交通件限制,自古以来直到清朝,北冰洋一直无人涉足,古籍中也几乎没有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目前一般观点认为,第一个到达北极圈、见过北冰洋的人,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名人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有为躲过了慈禧太后的屠刀,仓皇外逃。慈禧太后对康有为恨之入骨,唯恐维新派死灰复燃,危及她的统治地位,千方百计不惜代价悬赏缉拿他。康有为最终在清朝版图内没有容身之地,被迫流亡到国外。此后数十年间,康有为像一叶飘蓬,辗转播迁于世界各地,成为近代中国极为罕见的足迹踏遍全球的旅行家,是名副其实的身行万里半天下。

光绪三十四年,康有为来到了北欧岛国挪威。挪威临近北冰洋,康有为来到这里后,包揽了这里的北极风光。他和女儿康同璧,于五月二十四乘船下海,来到北冰洋中的那岌岛,并在这里亲眼目睹了北极的极昼奇观,“时五月二十四日,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亲身领略了半夜十二点艳阳高照的奇景。康有为因此一直被视为中国踏足北冰洋的第一人。

实际上,早在道光年间,一个河北农民就已经来到过北冰洋,比康有为早了差不多半个世纪。《昌黎县志》记载了这件奇事的始末缘由。昌黎县农民曹绍远,刚出生不久,他父亲曹某就背井离乡闯关东,孤身一人走出山海关,去东北谋生糊口。谁知一走就是三十多年,音信全无。等到曹绍远长到三十五岁,对父亲思念日甚一日,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动身,去东北寻找父亲。

他到了东北辗转打听访查,终于知道父亲落脚于卜葵,即今天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带。然而等他到了那里,才知道父亲多年前早已离去。他父亲跟随当地人去了遥远北方的“赫津国”。曹绍远不畏艰险,决心不避生死把父亲找回。而“赫津国”远离当地“尚八千余里,其地冰海深数十丈,素与中国不通”。曹绍远历尽千辛万苦,经历了迷失路途、险些冻饿而死的风险,“奔驰冰海上,饥则以鲜鱼充饥”,整整走了一年零四个月,终于在道光二十九年到达赫津国。幸而当地人烟稀少,找到了父亲,二人“通姓氏里居,父见痛哭失声”,经过确认后,父子二人终于团圆。曹绍远“奉父以归,骨肉欢聚”,为了寻找父亲,万里跋涉到达北冰洋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对曹绍远的北冰洋之行没有留下足够的文字记载,人们无法获知他的行进路线图和精确地标。但从他所走路程远近和所耗费时日来看,以及他所亲眼见证的冰海,他抵达了北冰洋是确凿无疑的,很可能是某个其中边缘岛屿上。在当时条件下,能完成这样的壮举,其决心和勇气,确实令人感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