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看中国文明素质提高(我看改革开放40年)

从小事看中国文明素质提高(我看改革开放40年)

本文作者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留影

因工作关系,每年暑假我都要回国,虽然路途遥远,但一想到远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想到既熟悉又因巨变而有些陌生的祖国,旅途所带来的疲倦就会随着飞机到达北京时瞬间即逝。

每次回国,看到的都是祖国惊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比如,一部手机能搞定大部分的生活需求,让生活变得方便快捷,我感到自己落伍了。

社会的变化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在这里,我不想赘述那些有目共睹的发展变化,只想讲述今年在国内经历的让我感触颇深的几件小事。

由于父亲年迈体衰,常常住院,短则一周,长则达一两个月,在我回国期间,常陪同父亲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

以前,常常看到网络上和电视新闻上有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看得多了,对医院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但近几年,由于多次在医院守候父亲,感觉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在整体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今年我经历了与父亲生离死别,让我对医患之间的关系改善感触更深。

今年父亲病危,我请假回国看望照顾。当时老父亲已经在重症监护室不省人事,我赶到医院已是晚上8时,过了探视时间。在医院与医生打交道,我从心里打怵,会有很多担心。担心没有关系、不送红包,医生会不会敷衍了事不认真医治?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按响了重症监护室的门铃,跟值班医生说明情况,他破例让我进去。当我看到双眼紧闭、带着呼吸机的父亲,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也许这次就是永别。医生跟我讲了父亲的病情,表示他们一定尽力抢救,但也表示要家人做好准备。她说话的态度和蔼诚恳,多少使我减少了一些担忧。第二天,我又见到了主治医生,她的态度真诚坦率,没有任何的敷衍,这更让我放心了许多。

一天下午,我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偶遇了那位主治医生,我很吃惊,没有想到会在公交车上见到她。看她一脸的疲惫,真觉得做医生不易。我跟她聊起了父亲的病情,并告诉她,我很快要回到美国上班,两个月后放暑假再回来照顾父亲。她耐心仔细地把我父亲的病情分析了一遍,最后说,因为病人高龄,加上微弱体质, 两个月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漫长时间,但作为医生,他们会竭尽全力医治。听后,我感动不已,觉得以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两周的假期很快就到了,带着纠结和悲痛的情绪离开了生死未卜的父亲,心情却放松了许多,因为医生的真诚和先进的医术,让我相信两个月后一定会再见到老父亲。

两个月后,奇迹真的发生了,父亲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慢慢地苏醒,之后撤掉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不久就出院了。我也如愿以偿地在家里见到了恢复正常生活的父亲。

在医院守候父亲期间,我也注意观察其他患者家属和医生之间的交流,感觉彼此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信任,没有出现不愉快甚至口角的事件。

我也有机会与其他患者家属接触聊天。我看到一位60来岁的妇女,一根接着一根地吸烟,据她本人说,烦心的时候就想吸烟。我对烟很敏感,因为在我生活的环境里没有吸烟的人。跟她拉家常时,了解到她老伴因肺部感染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我表达同情的同时,以关心她健康的态度劝她尽可能不吸烟或少吸烟。她意识到忽略了在公共场所不可以吸烟的规定,欣然接受我的建议。之后,她果然有节制地吸烟,如果想吸烟,就主动到规定地点去吸。

其实,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是渐进的过程。我发现,坐地铁时,人们更加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特别是年轻人;过马路时,车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走;很多人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体现了中国人文明素养的不断提高。

每一次回国,我都为祖国的变化和发展而欣喜,每一次离开,又企盼着下一次的重逢。

(作者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职教教授)

周 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