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会炒菜,为什么外国人却不会其实很简单

对于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炒菜的没有具体的定论,但是据学者邱庞同先生《炒法源流概述》一文总结,目前有五种主要说法,即:商代起源说、春秋战国起源说、汉代起源说、魏晋起源说和宋代起源说。根据这些可以判断炒法最迟在魏晋时便趋成熟,宋代起源说并无根据。

中国人用筷子。炒菜从搅拌,到吃,都用筷子,没筷子用不了。铁锅发明的早。铁锅是每户人家的重要财产,有了铁锅就有了炒菜的可能。油脂的使用。中国人是农耕民族,花生、棉花、大豆、胡麻、大麻子等油类作物种植和猪的养殖,都为获得油脂提供了方便。加上本身是农耕民族,尝百草什么的都能干出来,吃菜叶什么的自然也会吃。

而外国人为什么不炒菜呢?从历史上看东西方文明的几次密切的接触,咱们中餐常用到的,土豆,辣椒,胡萝卜,茄子等等均属舶来品,可炒菜却未能走向世界,甚至很少见于国外史料。

13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柏朗嘉宾自里昂来到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觐见蒙古大汗贵由,他记载道:成吉思汗曾颁布诏令,除粪便外,已宰杀的牲畜身上一切可吃的东西,包括血、肠子等,都不准弃掉。并称“(蒙古人)唯有肉类,但他们吃的肉很少,而其他民族依靠这点肉类则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在真假莫辨的《马可波罗行纪》中,也未提到炒菜,甚至没提筷子。

炒菜其实可是我们中国的特长,外国一般水煮,油炸一般都是快餐,比如我们吃的KFC。许多中国人到外国留学基本上都是吃面包+煮菜渡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