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残酷的军法,将军战死部属全部处斩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很残酷的,作战军队要直接手持武器进行肉搏,除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士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军队的士气和战斗意志,制定军法制裁那些逃跑,作战不积极的将士就是理所当然的。

在古罗马采用十一抽杀律,是罗马军团中对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脱逃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一种手段。叛乱或者作战胆怯的部队要被处以十一抽杀,是把这只部队分为每10人一组进行抽签,抽出一人处死,方法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用棍棒打死。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部队中的恐慌与怯战心理,坚定士兵们作战的决心。但是事实上,十一抽杀律往往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由于士兵们直面其战友被自己人而非敌人屠戮,因而士气低落或者对自己的指挥官失去了信任。这种集体处罚的方式由于残忍又容易失去军心所以并不常用。

在公元前71年,罗马前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在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战争中,为了消除罗马士兵对斯巴达克的恐惧和萎靡的士气,使用了“十一抽杀律”。当时共有4000名士兵被处死,以至于罗马士兵对克拉苏的恐惧胜于对斯巴达克的恐惧,并在日后的作战中变得英勇无畏。

在中国五代十国的梁国开国君主朱温,制定了一个军法名曰:跋队斩,这是比罗马的十一抽杀更残忍的军法。如果将校有阵亡的,他部队所属的士卒也要全部斩首,称之为“跋队斩”。打个比方说一个连长在打仗的时候阵亡了,那么这个连队就要被全部处斩。

这样的军法制定的看似有点不可思议。在五代的时候军人跋扈骄纵,发生部队哗变和逃跑的事情经常发生,跋队斩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将领的威信和在战场上的安全。但由于这样的军法太部近乎人情,终于不久被朱温取消。后世也有人效仿朱温的“跋队斩”,但几乎都是临时使用作为制度载入军法的不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