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徐光启:治历明农百世师,出将入相一个臣

现代大都市,被人们喻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有一个文明的聚集区:徐家汇。而它的名字的来历则是与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徐光启,字子先,号云扈,于公元1562年4月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中。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太卿坊,今天这个地方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上。如果往前推上几代,徐家的籍贯应该在苏州附近,那时候的徐家也是比较阔的,只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于是父亲一拍大腿,举家来到了上海,生下了徐光启。

屡遭倭寇劫掠过的家庭已无法给他的童年提供很好的条件,整个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如此,父母也没有放弃供他读书,一家人都盼望着小光启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光耀门楣。

由于家境确实不太富裕,让他格外地体会到父母亲的不易。加之他也确实很聪明好学,因此成绩非常得不错。在他20岁的时候就一帆风顺地考上了秀才,通过了科举竞仕的第一道关卡。但事情就是这么得让人匪夷所思,后来的连番几次考试都未能如愿而都名落孙山了。

家里越来越穷了,但通向功成名就的道路却好似遥遥无期。被维持生计而迫于无奈的徐光启则一面继续努力攻读以争取下一次高中,而另一方面却还帮着家里操持些农活,还不得不远赴广东等地去给富人家的孩子当教书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家教工作。

公元1597年,35岁的徐光启再度奔赴乡试考场。为了筹备他赴安徽考试的费用,他的母亲不忍变卖了家里的仅有的一点粮食。因此全家人断了几天炊,为他省下路费,他才能不畏路途遥远,再不去管大雨如注,担着自己的行李全凭两只脚步行了100多里地。

然后虽然为这场考试的这一路上他历尽艰辛,刻苦奋进。但这次考试的品卷人仍然将徐光启圈在了录取人员的名单之外。可能是皇天不负苦心人,直到放榜的大约前两天,此场考试的主考官,著名的学者焦竑复查落选考生的试卷时,当时一看到徐光启的卷子时立即"击节叹赏",在他看到后面时更是拍案叫绝,赞叹说:此乃名士大儒无疑也!

于是他把徐光启从落选者提升为这次考试的第一名举人,一时间,他的名声大噪南北。他应试的那篇文章还被清代之人编入《读墨简练百篇》之中,以作为全国秀才们的学习范文。

十载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他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入仕,但他后来对自己的儿子说,那都是些雕虫小技,于治世并无裨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到强国富民的经世之学。

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由这位传教士所带来的自鸣钟,三棱镜等而激发了他对于国外科技极大的兴趣。明朝廷与后金之间常年交战,辽东经略杨镐曾率领四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清兵,却遭后金兵各个击破,最终大败而归。

此事一传,威震京师。徐光启则曾跟利玛窦学习西洋火器,知其威力巨大。火药的发明虽起源于中国,但发展却非常缓慢。明军火铳数量少而且落后,因此屡次败北。徐光启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曾写信托李之藻到澳门购买西洋火器。但事情就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由于他与朝中号称"九千岁"的大宦官魏忠贤有过节,因而他的计划被魏忠贤干涉而中断。

出身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他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后来遇上了利玛窦,他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的技术领域中一点即通、自由穿行。

他为了能够使农民更有方便地掌握农业知识,撰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化遗产《农政全书》。天启年间,赋闲在家的徐光启开始研究大量的农业资料,并将其与实际联系起来进行了科学试验。

如甘薯最初是由国外引入中国的,一开始也只是在福建等沿海一代的一些地方种植,但徐光启将它引进了家乡进行种植,并进行了多次试种,终于获得了成功,在上海推广后,他又将甘薯的种植扩大到了全国。

《农政全书》中还记载着许多表现农民生活疾苦的歌谣,如"丝荞荞,如丝缕。昔为养蚕人,今作挑菜侣。养蚕衣整齐,挑菜衣褴褛。张家姑,李家女,陇头相见泪如雨"。

很多人今天恐怕难以想象,我们数学课本里常用的"几何"、"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相似"等等名词术语,竟然都是由300多年前的这个叫徐光启的中国老头确定下来的。因为,西方数学经典《几何原本》的中文翻译者就是徐光启和利玛窦。

他还对历法很有研究,整整历时3年时间才完成了130卷的《崇祯历书》,他尽心尽责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天文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633年,徐光启闭上了他才华横溢的双目,终此一生。徐光启以赤诚之心示祖国,以开放之心献科学,以进取之志求真理,传播文明之火。

徐光启对上海影响深远,徐汇区因其而得名,后人聚居的徐家汇是上海城市副中心,在徐汇区还有因其而得名的光启小学、光启公园等。徐光启纪念馆日复一日迎来各地游客,他的精神至今仍感召着后人。

徐光启已经远去了近四百年,但是他的精神通过皇皇巨著,通过家风家训影响了后世很多人,至今仍给予着我们绵绵不绝的启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