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施仁政惩贪纳谏的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仁宗生性端重沉稳,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的归途中,朱高炽八月登基,继承皇位。

朱高炽从做太子到监国再到登上皇位,都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生息。尤其是始终坚持广施仁政,惩贪纳谏,体察百姓的疾苦,行恤民之政。当太子时,他曾不止一次地奏请免灾区的粮。利用要迁都北京,其父朱棣命他先行前往北京做准备工作之机会,沿途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真情,查看百姓生活,寻访政事的得失。

一天,朱高炽抵达了山东邹县,当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手持篮筐在路旁采挖野菜、野草,得知百姓因遇荒即要以此为食时,立即命令太监分赐宝钞,并亲自召集乡里老人询问疾苦。还命令山东当地官员赶快发放官粟赈济百姓。当地官员准备每人发3斗,朱高炽嫌太少,命令每人发给6斗,并说:“你别怕犯擅发仓粮的罪,见到皇上,我自会奏报。”朱高炽即位后,每当地方上遇到自然灾害时,他都下令减免税赋,发放官粮赈灾。

朱高炽一直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一旦发现官吏贪赃害民,他都毫不犹豫从严惩处。在他即位的第4个月就派遣御史14人分巡各地考察官吏,并要求出巡的官员不要被小人所迷惑,不要屈服于权势,也不要徇私于亲朋故友,而要查明事实,秉公处理。

朱高炽做事很愿意听取别人意见,他曾对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说:“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不愿听真话,即使是自己亲信的大臣,也往往由于畏惧皇威而不敢直言谏劝,因此,朕与诸位都要以此为戒。”随后还赐予他们每人一枚银章,上面刻着“绳愆纠缪”四个字。为了广开言路,高炽在即位后不久,再次动员天下讲真话报实情。

不过,要真正做到从谏如流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洪熙元年五月,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上疏指出,仁宗初登皇位时,恩泽所加,远近无间。但时间不长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说高皇帝朱元璋在位30年,都是太阳未出就临朝,而现在,有的时太阳很高都没早朝。并指责宦官作风太差,时常折辱郡县、棰楚小民,还到边远的地区选侍女等等。所以,劝谏朱高炽节民力、谨嗜欲、勤政事、务正学。说句话公道话,把这些全算在仁宗身上确实有些不公,但这些事也确实存在的。

然而,这位最能纳谏的仁宗见疏后十分恼火,认为这是李时勉有意跟过不去,便召李时勉当面加以询问。李仍坚持自己是正确的,根本没有屈服之意。仁宗当即命人对其廷杖,李被折断了肋骨,几乎昏死过去。就这样仁宗余怒也未消,把他送进了锦衣卫大狱。然而,此事不久,仁宗一病不起。洪熙元年五月,崩逝于钦安殿,终年48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